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首日超额收益一直是现代金融领域中最受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学者们主要提出了两种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可以概括为一级市场新股发行时定价过低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过度反应导致价格虚高。为了提高一级市场的定价效率,中国管理层对新股的发行监管和发行定价方式进行了多次变革:从审批制转向核准制,从严格的市盈率管制到全面实行累计投标询价。然而这些变革并没有使我国IPO首日过高的超额收益率消除,因此文章怀疑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不是一级市场的定价过低而是由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情绪引发的。
基于此,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上市的所有新股为样本,对我国一级市场的定价效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询价制度下我国新股的定价效率已趋于合理,因此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来解释我国IPO首日的超额收益现象更加合理。接着本文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特点、产生的原因。然后在对LNS模型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询价制度和投资主体的特点构建出基于我国投资者情绪的定价模型,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我国新股首日的市场价格高于其发行价即存在IPO超额收益;二是超额收益率随投资者情绪的增加而提高。最后,文章以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发行的170只新股为样本,选取相应的投资者情绪指标,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新股中签率、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新股首日开盘涨跌幅以及对投资者情绪影响重大的新股发行规模对我国IPO首日超额收益有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