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生态功能效益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是对生态系统的定量估算,可以对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定量估算,而且也能够引起人们对森林生态效益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加强人们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文章选取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综合运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气象数据、DEM数据以及统计数据等数据,选取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和净化大气四个生态效益类型作为评价研究区森林生态效益的指标。通过对四个指标的计算,得出了研究区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并对研究区的森林生态效益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对估算的四种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构成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不同的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和贡献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森林的固碳制氧效益最大,其次为涵养水源效益、净化大气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单位面积的森林生态效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态效益价值最大的是针叶林,然后依次为灌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其他林地。森林生态效益的贡献率大小则表现为:制造O2>吸收CO2>阻滞粉尘>调节水量>保持土壤肥力>净化水质>减少土壤侵蚀>吸收SO2>减少泥沙淤积。对森林生态效益的时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研究区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由2000年到2005年呈下降趋势,五年间降低了0.49108元;由2005年到2010年略有回升,五年间增加了0.01108元,但是总体来说,森林生态效益的总价值有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是下降的。估算的四种森林生态效益,除了森林涵养水源效益呈逐年下降趋势以外,其余的森林生态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森林生态效益的空间特征分析研究发现:森林生态效益总价值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价值的大小与区域内林地面积的大小趋势是大体相同的但并不完全一致。表现为森林生态效益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北碚区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江津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和巫山梨子坪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区、长寿区以及丰都区、涪陵区、江津的大部分地区等区域;而介于高值区与低值区的森林生态效益区域则主要集中在三峡库区(重庆段)的头部和中部等地区。文章通过对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生态效益的估算及时空特征分析研究得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在时间上是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效益的贡献率是不同的,这主要是因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受森林面积、植被类型、降雨量以及气候等综合条件的影响。通过此项研究一方面可以实现在限制条件下森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以,为实现区域森林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提供一定的依据,调动人类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