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我国货币管理当局执行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存款准备金政策可谓是一剂猛药,具有见效迅速、操作方便等优势,然而其猛烈的效果也易引发经济和金融的震荡。正因为此,存款准备金政策在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被“束之高阁”,有弱化的趋势,有的国家将准备金率降低至零,有的国家甚至干脆取消准备金政策。在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弱化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反面效果,其正面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因而被中国人民银行频繁操作。随着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运用逐渐频繁,其对于经济的调控也越来越重要。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波动幅度还比较大,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监督和管理仍然是不完善的,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对存款准备金政策在我国的频繁运用,学术界各执一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本文以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理论分析为基础,从我国准备金制度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现状入手,以大量数据为依据,研究分析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以何种方式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影响,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如何。笔者将本文的阐述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这一部分,笔者对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叙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及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研究现状,并且提出了本文的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理论研究。这是全文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这部分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界定和一些对其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基本内涵、作用分析以及优缺点。该部分内容还对准备金变动如何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概括。第三部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具体描述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形成、具体内容,整理分析了准备金制度自成立以来的调控概况,总结了存款准备金率频繁变动的原因。并且通过大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判断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研究存款准备金政策如何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搜集整理人民银行网站和上市银行年报上的数据,运用Eviews6.0计量软件,对存款准备金率和贷存比这两个指标,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建立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加以分析,得出我国的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两者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这一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以前面几个部分研究分析为基础,对如何改革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如何完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如何改善二者所依存的外部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