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DMA系统同步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现有的通信网络己很难满足用户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因此人们把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中系统,该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Mbps~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可以提供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而带宽一直是通信系统紧缺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FDM技术和CDMA技术相结合的思路应运而生,其中MC-CDMA技术最受关注,MC-CDMA结合了OFDM和CDMA技术的优点,具有自适应灵活性、高容量、高频谱利用率、抗干扰的优点。MC-CDMA利用多载波传输高速数据,这样就要求子载波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正交性,所以同步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对OFDM系统、CDMA系统和MC-CDMA(即OFDM-CDMA)系统原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和比较。然后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比较了子载波数,循环前缀,保护间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同步问题,尤其是载波频率偏移对系统的影响,并相应的提出了同步算法,确定ML算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在第四章中,着重介绍ML算法的原理、估计能力、算法复杂度,并提出了在多径信道下算法的改进。由于实现复杂,又进一步提出了对算法的一些改进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实现在不降低对载波频偏估计精度的情况下,对算法简化和改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用户数量持续增加,新型的网络应用不断涌现,而电信运营商也正面临从电信业务提供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在此形势下,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针对
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核磁共振原理为基础对人体或生物体的某部分进行断面成像或立体成像,以获得组织和器官的解剖结构、功能结构和病变状况。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损体外探测
移动Ad hoc网络是由多个无线移动节点组成可以在没有任何网络基础设施和集中化管理的情况下互相通信,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该网络本身极其容易受到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网络资源紧张和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IP组播无法被全网范围内部署利用的情况下,基于端系统的应用层组播应运而生。与
利用外辐射源的双(多)基地雷达是当前新体制雷达的研究热点之一,该体制雷达由于其良好的“四抗”性能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利用该体制雷达对运动目标成像,可用于目标分
实时延(TTD)技术是现代相控阵天线(PAAs)中的关键技术。光纤是符合相控阵雷达发展需求的一种产生实时延和实现信号分配要求的优良介质。因此,近年来光纤实时延技术的研究得到
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工作、生活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给人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
超宽带(UWB)技术的优点很多,比如系统复杂度低、通信容量大、能够有效抵抗多径干扰、发射信号的功率谱密度低、安全性好、定位精度高等。然而极低发射功率和频谱共享这两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