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是近年来语文教学中的热点也是难点,培养文言语感是学好文言文的普遍共识。文言语感是诵读出来的,但是很多古文基础薄弱的中学生按照要求背诵了大量名家名篇后仍然对文言感到陌生和恐惧,“粗放式”的“书读百变,其义自见”的文言语感培养方式的学习效率有待商榷。因为文言文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书面语,它缺乏现实的语言环境,且作为汉语历时演变中的一个个片段,在具有一般语言的共性特点的同时,也有其独有的特征。该论文以人教版高中文言课文为研究资料,用文献比照、历时比较、归纳和统计等方法,从词汇学角度厘清了高中文言课文的总体特征,也分析出不同时代和不同文体文言课文的遣词特征,并建立了《高中文言课文词库》。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所获运用到高中文言语感的培养实践中,成效明显:为教师培养文言语感提供了具体的抓手,使其培养更具文言词汇特色,也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古代书面语的使用习惯,实现了文言语感的精准培养。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高中文言语感研究的概况,提出文言语感的含义、特征,以及文言文语感培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多角度对高中文言文词汇特征进行分析,从词性、用法、语义和时代等方面对文言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梳理,建立初步的《高中文言课文词库》,据此进行高中文言课文词汇特征拾零,并从时代和文体角度系统地研究用词特征。第三部分:借鉴洪镇涛老师倡导的“四步”语感教学法,将文言词汇特征及《高中文言课文词库》融入语感培养实践,使“四步”中的每一步更具文言特色。第四部分:理论应用实际,以万州区某重点高中为例,呈现《赵憙传》和《蜀道难》两篇不同文体的教学课例,将文言课文的词汇特征及《高中文言课文词库》运用于实践,检验基于词汇特征培养文言语感的教学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