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黄冠梨为试材,选用四种不同类型的果实袋,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进行套袋和袋内喷水增湿处理;通过定期测定各处理果实发育微环境因子及与果实锈斑发育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的内、外影响因子及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套袋对黄冠梨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的影响,进一步探索了果实锈斑的发生机理。结果表明,套袋可通过改变果实发育微环境和调节果实发育的相关代谢过程,影响果实锈斑的形成和发育。不同套袋时期及袋型对果实锈斑指数有显著影响。黄冠梨花后30d开始,随套袋期的推后,果实锈斑指数呈现降低趋势,其中,花后50-65天套袋,对抑制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效果最明显;单层袋对抑制果实锈斑发育,降低其锈斑指数的效果优于双层袋。另外,对套袋果进行的各种喷水增湿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加重果实锈斑的发生。通过套袋对果实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分析表明,果实发育期间,尤其在果实发育早期(7月中旬前),果实体内与酚类物质代谢过程相关的酶,如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三种酶的活性水平在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梨果实锈斑发生的关系更为密切。通过增湿处理对三种酶活性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果实锈斑发育关系的研究发现,环境湿度因子没有直接通过改变果实体内相关酶的活性水平来影响果实锈斑的发生,而最大的可能是作为果皮木栓形成层发生和活动的启动因子,来影响果实锈斑的形成和发育;反过来说,果实体内酶活性水平的改变可能作为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必要的生理响应而发生。研究还发现,果皮中果胶物质含量的增高及纤维素含量的降低,可通过提高果皮韧性和延展性,增大果皮破裂应力,抑制果实锈斑的发生。另外,果皮中内源激素和矿质元素含量对果实锈斑的形成和发育也有一定影响。结果表明,果皮中内源IAA含量及Ca元素含量的下降与促进果实锈斑的形成和发育有密切关系。最后,通过对梨果皮组织结构进行石蜡切片镜检观察和电镜扫描发现,果皮表面完整的角质层结构和排列紧密的表皮细胞组织结构,是抑制果实锈斑形成和发育的遗传和生理性基础。黄冠梨果实,能通过适期、适袋套袋,改善果皮组织结构,有效抑制锈斑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