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对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患者采用不同康复方案康复过程中,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期揭示功能性训练在膝关节康复方面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将52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康复组、渐进式肌力训练组和功能性康复组。分别予以不同的康复干预方案。在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通过功能性动作分析、核心稳定性评估、膝关节的活动度(ROM)、膝关节的稳定性等康复指标,对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术后患者进行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的评估。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与术前各组之间相比测试结果差异明显(P<0.01)。术后各组关节活动度(ROM)、关节肌肉力量(SM)、Lysholm评分、星形平衡分析(SEBT)、功能性动作分析(FMS)等指标结果显著高于术前。而KT2000、大腿围度(TC)、单次跳跃距离(SHD)、三次连续跳跃距离(TRHD)、单足站立时间(SST)、核心稳定性(CST)的测试结果低于术前各组(P<0.05)。三组之间相比,功能性康复训练组在ROM、SM、Lysholm评分、SEBT、FMS值等指标上显著高于渐进式肌力训练组和传统康复组,KT2000、TC、SHD、TRHD、SST、CST测试结果低于渐进式肌力训练组和传统康复组。(P<0.05)。FMS、CST、SEBT测试显示,所有患者术前测试表现出明显的动作代偿、CST评分为二级。经过康复训练后,功能性康复训练组的左右侧比较均衡,12个月时CST评分达到三级水平,18个月时运动基本没有代偿情况。渐进式肌力训练组和传统康复组代偿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仍旧比较明显。术后功能性康复训练组与渐进式肌力训练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传统康复组以及手术前相比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功能性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术后患肢多种能力,特别是运动能力。2.功能性测试简便、科学。实践证明,按照测试结果设计的康复训练方案可靠、有效。中、远期疗效突出。3.定期评估和测试有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