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将Quadrant通道系统应用于椎间盘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间盘非特异性感染,探讨其手术适应症、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收入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临床诊断为胸、腰椎椎间盘非特异性感染的患者资料,通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4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Quadrant通道系统组和开放手术组,其中20例患者行Quadrant通道系统下椎间盘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其余20例患者行传统开放手术;其中Quadrant通道系统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38-74岁,平均54.7岁;病理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2例,枸橼酸杆菌感染椎间隙1例,格氏链球菌感染椎间隙1例,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椎间隙2例,大肠埃希菌感染椎间隙2例,2例培养结果阴性;开放手术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4-76岁,平均56.3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0例,枸橼酸杆菌1例,真菌感染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4例培养结果阴性;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肌肉剥离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下地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使用VAS评分、ODI评分评价手术效果;使用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RP、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评估感染控制情况。术后依据suk标准判断骨性融合情况。结果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1.3±3.4个月,40例患者在随访期内均无复发,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复查胸、腰椎X线片,根据suk标准均骨性融合,随访期内内固定螺钉、连接棒无松动、断裂,融合器无移位。Quadrant通道系统组手术切口肌肉剥离长度5.24±1.42cm;术中出血量15±70ml、术后切口引流量100±26ml,术后应用镇痛药比例5/20,术后下地时间5.4±1.9d,开放组分别为13.50±4.27cm、362±122ml、200ml±32ml、13/20、10.1±1.6d;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均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27)0.05);术前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9)0.05),Quadrant通道系统组术后1周VAS评分为2.7±1.3,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1.5±1.2,较常规开放手术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7)0.05)。同组内患者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7)0.05)。两组患者组间术前、术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降钙素原、白介素-6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组内患者术后1周降钙素原、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患者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无显著性差异。Quadrant通道系统组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通过术后冲洗引流、盐包按压、换药治愈,结论本研究首次将Quadrant通道系统应用于胸腰椎非特异性慢性椎间盘感染的治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其手术疗效相同;Quadrant通道系统具有软组织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下地时间早、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术后均无复发,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应用于治疗胸腰椎非特异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