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同工酶及RAPD标记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eef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PCR技术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sojae)的确良5个菌株和其它7种疫霉的8个菌株进行了4种同工酶分析和DNA多态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P.sojae的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酶谱与其它7种疫霉差异明显,具有种的特异性,在P.sojae种的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P.sojae种鉴定的一个辅助性手段;而P.sojae与其它7种疫霉淀粉酶(DIA)、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带绝大多数为1条,而且酶带Rf值较接近,因此CAT和DIA同工酶不宜用来鉴定P.sojae.首次报道了P.sojae的SOD、CAT和DIA同工酶酶谱.2.以筛选出的12个引物对上述疫霉属23个菌株进行PCR,获得152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占84.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凤霉属种间DNA存在丰富多态性,P.sojae与其它7种疫霉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用引物OPB06和OPE15分别扩增到P.sojae种特有的1个RAPD标记.3.P.sojae种内15个菌株间的4种酶谱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与菌株地理来源和毒力均不相关;P.sojae种内15个菌株间DNA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该遗传多样性与菌株地理来源没有相关性而与菌株毒力之间则有一定相关性.
其他文献
从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云南、河南、四川、陕西、青海、甘肃、新疆等19个省、市、自治区采集与单格孢属(Ulocladium)、皮司
快捕净是日本曹达株式会社于1997年研制出的新一代阔叶田作物除草剂,该药剂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是目前同类除草剂中除草活性最高的品种之一,属于苗后茎叶处理剂,具有高效、低毒、
目的:对比分析补中益气汤和藿香正气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2017年期间收治的3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仍
本文以氟虫腈和乙虫腈的自由溶解态浓度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建立了微耗损固相微萃取和聚甲醛树脂技术测定氟虫腈和乙虫腈自由溶解态浓度的方法。探究了活性炭对水体中自由溶解态的氟虫腈和乙虫腈的吸附,并考察了腐植酸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探究了生物炭对沉积物中氟虫腈和乙虫腈自由溶解态浓度的影响,并考察了生物炭的热解温度、添加剂量、老化时间和沉积物种类对生物炭吸附自由溶解态氟虫腈和乙虫腈的影响。该研究为氟虫
伍光辉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骨伤科教授,四川省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教学、临床、科研31年,擅长运用中医药及其成方治疗腰腿痛
我国可以说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尤其在性观念方面.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西方开放式性观念开始涌入我国,再加之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加大了性观念的传播,尤其对性发育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