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抑制白介素17表达和对大鼠结肠炎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共生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F. prausnitzii)近来受到广泛关注,该细菌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体内减少,和IBD的发展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观察F. prausnitzii及其产物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和对离体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讨F. prausnitzii抑制炎症的机制。方法:4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 group)、结肠炎组(colitis group)、上清组(supernatant group)、FP组(F. prausnitzii group)、双歧组(B.longum group),后四组用TNBS灌肠造模并于造模前5天和造模后1天分别用PBS缓冲液、F. prausnitzii上清液、F. prausnitzii活菌、双歧杆菌活菌灌胃。造模48h后,处死大鼠,行结肠病理学检查;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结肠粪便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 SCFA)含量;ELISA检测血浆白介素-10(IL-10)、血浆白介素-12(IL-12)、血浆白介素-17(IL-17)和血浆白介素-23(IL-23)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粘膜IL-17的表达。体外实验部分:分别使用PBS缓冲液、F. prausnitzii上清液、F. prausnitzii菌、双歧杆菌和丁酸钠干预骨髓来源大鼠DC细胞(Bone marrow DC cells, BMDC)和细胞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p, TGF-β和IL-6)刺激后的离体大鼠脾脏细胞;另分别使用F. prausnitzii培养基、不同浓度的F.prausnitzii上清液、F. prausnitzii菌、双歧杆菌刺激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使用ELISA方法检测脾细胞和PBMC培养液中IL-10,IL-12,IL-17,IL-23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相比,结肠炎组大鼠体重下降[(7.14±7.54)%对(-4.88±4.05)%]、肠粘膜病理评分升高[(1+0.99)对(3.34±0.38)]、血浆[(16.61±2.45)pg/ml对(20.47±1.45)pg/m1]和结肠组织中IL-17表达评分上调[(0.83±0.98)对(5.14±0.9)](P值均<0.05)。而相对结肠炎组,F. prausnitzii上清液可以明显抑制大鼠体重下降[(0.5±4.34)%]、降低结肠粘膜病理评分(2.5±0.44)、使血浆[(17.54±1.51)pg/ml]和结肠组织中IL-17表达评分下调(2.86±0.69)(P值均<0.05)。相对正常组大鼠,结肠炎组大鼠粪便SCFA,总量减少[(34.13±10.97)umol/g对(30.89±9.12)umol/g],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53),但是丁酸比例明显减少[(0.19±0.09)对(0.11±0.02),P<0.01]。相对于结肠炎组,FP组大鼠粪便丁酸比例明显升高[(0.11±0.02)对(0.2±0.05),P<0.01],并且丁酸含量[(4.37±2.94)μmol/g对(9.98±4.43) μmol/g,(P<0.01)]和SCFA,总量[(30.89±9.12)umol/g对(43.97±5.6)μmol/g, P<0.05]均明显增加。体外实验部分:与阴性对照组(cont, control group)相比,BMDC和细胞因子(TGF-13和IL-6)均显著提高了脾细胞培养液中IL-17的表达[(182.2±89.12)pg/ml对(309.24±21.3)pg/ml;(17.36±0.38)pg/ml对(20.54±2.12)pg/ml](P值均<0.05),而相对阳性对照组(PBS, PBS group),上清液组(Fps, supernatant group)培养液中IL-17的表达明显降低[(309.24±21.3)pg/ml对(58.11±19.2)pg/ml;(20.54±2.12)pg/ml对(17.25±0.42)pg/ml](P值均<0.05)。PBMC刺激实验中,相对于F. prausnitzi培养基组(medium),各浓度F. prausnitzii上清液组的IL-10和IL-10/IL-12表达均显著升高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一倍上清液组(1supernatant)IL-10和IL-10/IL-12表达最高:[(3.52±2.08)pg/ml对(768.95±263.57)pg/ml,P<0.001)]和(3.99±2.43对914.68±579.67,P<0.001)。结论:F. prausnitzii及其产物可以通过调节IL-17在内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分泌来发挥对TNBS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但两者作用方式不同:F. prausnitzii作用于Th17的效应阶段,通过抑制机体表达IL-23从而抑制IL-17介导的促炎作用,而F prausnitzii产物作用于Th17的分化阶段,通过抑制Th17的产生从而抑制免疫反应。F. prausnitzii产物的抗炎效应强于F. prausnitzii.此外,F. prausnitzii于人类可能也存在类似效应。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突出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近年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加剧,老龄化呈现高
汉晋时期是“友情”主题诗歌创作的转折点,是友情之歌创作的热烈期。大型类书《艺文类聚》中将“交友”单列一类,说明此时期的交友诗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艺术上都具有其独特的价
20世纪70年代以来,行为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影响越来越大。当代翻译研究,如功能派译论、描写—规范研究、完成行为语言学及建构的翻译学,它们分别采用了目的行为、规范行为、言
针对目前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方法存在教学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以及对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等情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对该类课程的改革进行
顺着现代艺术发展的脉络探究:浏览从格列柯(E.Greco).于特里罗(Maurice Utrillo)到杜菲(Duffy)、再到格利斯(Gris)与德劳内(Delaunay)、莱热(Lger)等这些二十世纪中期之前、其
本论文以韩国京畿道地区25所高中的韩籍汉语教师及150名韩国学生为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教材、师资力量、学习动机、教学发展等内容。统计出相关数据后,参照调查结果
本文针对中国的现状,设计和实现了政府电子采购平台e-ProcurePlace。文中结合政府采购的主要流程,描述了平台组成角色、系统体系结构及主要组成构件,并介绍了系统的多层设计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二磷酸腺苷(ADP)抑制率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早期预测氯吡格雷抵抗,为氯吡格雷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27例诊断为急性冠
<正>九中教育集团地处石景山区西部,生源主要来自石景山区:金顶街第二小学和金顶街第四小学招收来自原首钢居民小区的孩子;九中分校和佳汇中学实行区内招生;九中作为北京市示
民族关系是民族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必然受到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新疆具有重要地缘意义的区域——北疆,民族关系在该地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