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辐射对豚鼠鼻粘膜的损伤,并运用ELISA 法检测辐射后豚鼠血清IL-1、IL-6、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豚鼠125 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四个照射组,每组25只,空白对照组进行假照射,照射组分别给予总剂量为9Gy、15Gy、21Gy、30Gy的鼻部辐射,分别于照射后一周、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处死动物各5 只,在光镜及电镜下动态观察鼻粘膜的病理变化,动物处死前行心脏穿刺采血,离心后取血清,检测IL-1、IL-6、TNF-α的含量的变化。结果:(1) 照射后豚鼠食欲减退,一周起皮肤充血并有脱毛现象,随照射剂量增大表现更为明显。辐射剂量在15Gy 以下时,无动物死亡现象,当辐射剂量达21Gy 时动物开始死亡,达30Gy 时二个月内动物死亡率达于60%。(2)当辐射剂量为9Gy 时,光镜下仅见部分鼻粘膜上皮变性,粘膜下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及其它炎性细胞浸润,但排列尚整齐。电镜下见上皮细胞轻度变性,胞膜完整,胞质部分突出,胞核尚完整,细胞排列尚整齐,纤毛结构尚正常。扫描电镜下粘膜上皮未见明显脱落,杯状细胞轻度增加,纤毛少许减少,方向尚一致。一个月开始逐渐修复,三个月基本恢复正常。当辐射剂量为15Gy 时,鼻粘膜上皮变性明显,部分坏死脱落,粘膜下中性粒细胞及其它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细胞增多,分泌增强,粘膜下腺体排列紊乱。电镜下上皮细胞变性,有些区域上皮细胞缺失,残存上皮排列不齐,细胞连接间隙增宽,部分区域纤毛消失,胞膜部分溶解,胞质突出变形。扫描电镜下部分粘膜上皮脱落,纤毛排列不齐,有的倒伏、零乱,失去正常形态,部分纤毛脱落。一个月开始逐渐修复,但修复后大部分细胞失去正常纤毛柱状上皮形态,部分代之为化生的鳞状上皮。辐射剂量为21Gy 时,鼻粘膜上皮变性、排列不齐、大片坏死脱落,基底细胞也减少,粘膜下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粘膜下腺体大小不一,部分腺体不完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