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i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与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多一同到来的是城市热环境的变化。因此了解城市热环境空间异质性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整相关因子的结构特征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结合形态学参数提取城市地物中的水体、植被、建筑物及阴影,并通过阴影求高法求取建筑物高度。使用单窗算法提取研究区地表温度。根据NDVI及NDBI和地表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绿地斑块作为具有降温效应的地表因子,建筑物斑块作为具有升温效应的地表因子进行特征分析。本研究结论主要如下:(1)研究区热岛现象明显,中温区、次高温区、高温区与特高温区的斑块面积之和占比约为75%,低温区域占比较少,仅为25%。高温中心多分布在研究区的东南方,城市中心温度相对较高且低温区较少,但没有聚集的高温区出现。大面积的低温中心出现在研究区的西北角及东北角。基于各环线温度统计发现,各个环路区域内均以中温区为主,特高温区占比最少。五环的特高温区和低温区比例均高于其他环线。(2)东西—南北两条具有代表性的剖线上温度和NDVI、植被覆盖度关系为负相关,植被覆盖度每增加0.1,则温度就会下降0.87℃;温度和NDBI、不透水表面比关系为正相关,不透水表面比每增加0.1,则温度就会上升0.89℃。(3)将绿地斑块作为降温因子展开研究,提取30个公园绿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斑块形态特征指数中的斑块面积对斑块内部均温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绿地斑块中的景观类型构成对斑块内部均温有一定影响,其中斑块均温和最低温度随着绿地与水体面积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周边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的差异使得绿地斑块周边降温作用随距离出现不同的走势,其变化曲线分别有对数型、抛物线型和均匀型三种类型。(4)将建筑物作为升温因子展开研究,在900m×900m大尺度网格分析下,网格内建筑覆盖率和温度呈现正相关,其它建筑参数无明显相关性。在绿地斑块外部的30m缓冲区内,建筑覆盖率和温度之间相关性随着距离在逐渐变大,对比不同尺度结论得知,小尺度的建筑覆盖率调控对温度的影响更大。
其他文献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地区不同、斗争目标不同、组织形式不同,致使两者选用了不同的宗教迷信。分析这一问题,有利于认识和了解宗教迷信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及其对广大
阐述了我国科技税收激励政策按税种的分布情况及其已取得的成效,并对现行科技税收激励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
文章简要回顾了机器翻译(MT)和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的历史,分析了当前和今后国内外翻译服务市场的形势,认为要达到翻译的高效和规范应更加注重CAT技术,指出了现代翻译课程改革的
当今世界的单个酒店不能独自超越世界上的竞争对手。酒店外包在国外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合作伙伴间的信息分享会使酒店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酒店的整体竞争力。
美国控制专家L.A.Zadeh于1965年提出了模糊集理论,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模糊控制技术中.模糊控制的关键之处在于模糊规则的选取和模糊推理方法的确定.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往往是根据具
系词,作为一个特殊要素,无论在哲学、语言学还是在逻辑学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体论研究中,人们将系词to be视为体现主体存在的首要标志。纵观哲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在
【正】 《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南宋孝宗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的著名历史著作,它的作者是李焘。李焘(公元一一一五年至一一八四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自号巽
文章对EDTA强化解吸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EDTA能够迅速地解吸模拟土壤中的Cu、Cd和Pb等重金属。初始EDTA浓度、解吸时间以及离子强度的增加对土壤中重
语文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有更大的心理压力,同时语文教师存在着倦怠感、失落感和不平衡感,这主要是由语文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学科特点决定的。据此提出教师和学校的应对措施
有学者认为,村民自治作为一种"基层群众性自治",无论是在马恩列斯著作中,还是在毛泽东全集里,均找不到它的理论源头.本文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人民自治理论和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