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覆聚脲增强复合材料防弹性能的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脲材料在防护领域应用广泛,头盔涂层是其典型案例,防弹头盔作为单兵主要防护装备之一,保护士兵头部安全,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立足芳纶防弹头盔的减重增防,从增强破片防护和枪弹防护性能出发,以提高弹道极限性能、降低弹痕高度为目标进行研究。首先开展了头盔盔体的防弹性能试验,以聚脲涂覆位置和厚度为要素设计了系列试验,对未涂覆、背弹面涂覆、迎弹面涂覆和迎/背弹面涂覆等不同涂覆方式、5种涂覆厚度的试样盔体,进行了1.1克标准模拟破片和51式手枪弹(铅芯)的弹击试验,通过光幕靶测得弹速,得出弹道极限和弹痕高度,对照试验工况开展了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防弹机理分析。从头盔盔体的破坏形态、弹道极限影响因素、防弹性能影响因素和侵彻耗能等角度,分析研究不同涂覆方式的试验数据、数据模拟和防弹机理,形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以试验弹速侵彻涂覆聚脲的盔体,迎弹面和背弹面的聚脲涂层弹孔均存在“缩孔效应”,1.1克破片的孔径是破片尺寸的1/2~2/3,51式手枪弹的孔径是子弹口径的1/6;在盔体背弹面涂覆聚脲可降低破片弹道极限V50,V50数值与涂覆厚度成反比,厚度5mm厚时V50数值可降低16%;迎弹面涂覆聚脲可提高1.1克破片弹道极限V50,V50数值与涂覆厚度成正比,厚度5mm时V50数值可提高12%;迎/背弹面涂覆对弹道极限V50影响不显著;涂层越厚,盔体比吸能(SEA)越低,厚度5mm时迎弹面涂覆下降约21%,其他涂覆方式下降52~56%;盔体涂覆聚脲能降低51式手枪弹的弹痕高度,且与涂覆厚度成反比,厚度5mm时背弹面和迎/背弹面涂覆聚脲降低82%~86%,迎弹面弹痕高度降低34%。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值模拟,实现了侵彻过程可视化,分析了聚脲涂覆盔体抗两种弹体的侵彻机理,结果表明:一定速度的1.1克破片和51式铅芯弹的侵彻时,迎弹面涂覆的聚脲涂层因其应变率效应变形吸收弾体能量,且对盔体纤维的耗能作用无明显影响,可以提高头盔抗1.1克破片和抗51式铅芯弹的性能;背弹面涂覆的聚脲对纤维的拉伸变形与盔体分层有限制作用,降低了盔体的抗破片性能,但有利于减小铅芯弹引起的背弹面弹痕高度。
其他文献
由于母猪和仔猪自身体温调节机制不同(母猪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16~26℃,而仔猪环境温度为32~34℃),因此,为同时满足母猪和仔猪温度需求,现代化猪场分娩舍环境调控时,通常将大环境设置为满足母猪适宜温度,同时对仔猪进行局部加热。然而,目前仔猪加热设备由于加热面积或温度分布不均,无法保证初生仔猪(12头)的保温面积需求,仔猪为免受冷应激侵袭而靠近母猪取暖,该过程中仔猪被压死的死亡率超过50%。因此
由于城市地铁具有快速度、大运量和安全舒适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大城市公共交通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地铁能够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改善乘客绿色出行体验,尤其是在城区空间局限、社区设施老化以及历史风貌集聚的城市老城区,地铁在引导城市空间形态拓展和提升城市景观环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地铁出入口作为乘客进出车站唯一通道,整体上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地铁车站空间与城市地上空间转换连通的过渡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对跨海跨江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海底隧道作为跨海交通的一种有效设施,带来巨大的交通便利和经济效益。但是由于隧道内外环境的较大差异以及海底隧道独特的“V”形结构,也给交通和运营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海底隧道内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且损失惨重。为减少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探究海底隧道照度与纵坡耦合作用对驾驶人心电、皮电及驾驶行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研究这种耦
种子贮藏是我国种子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种子仓库作为进行种子贮存的主要地点和场所,其贮存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种子的贮藏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现有种子仓库中,常温种子库是最主要的一类种子仓库,占全国种子库总数的70%以上。常温种子库是一种不使用空调制冷或升温,仅靠自然通风改善室内环境的储藏建筑,其特点是贮藏周期短,种子循环快,对储藏的室内热湿环境要求低于恒温种子库。种子在贮藏期间需要一个相对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底隧道被建造并投入到使用。受海底隧道照度变化、纵坡条件以及单调的背景环境等不利因素影响,海底隧道交通事故频发,因此,如何保障交通安全成为了海底隧道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海底隧道,在天气良好的平峰时段,利用照度计、脑电仪、录像机等实验设备,以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为实验地点并开展实车实验,同步采集驾驶人通过海底隧道时的脑电数据以及海底隧道驾驶环境数据,运
居住区的热舒适程度和其所在地的热环境密切相关,居住区周围环境条件高低也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而人们在经济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对周边环境有着更高追求。论文以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居住区不同下垫面对其热环境的影响,对居住区的微气候条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阐明微气候与下垫面之间存在的关系,为改善居住区微气候环境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指导,进一步完善居住区的室外热环境研究技术。论文采
推进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是助力我国能源转型,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维持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为进一步提升太阳能供暖与制冷技术的能源利用率,推广太阳能在冷热联供地区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将太阳能与谷电耦合,利用相变装置的高效储能和互联网的实时调配策略,实现科学节能,精准供能目的的冷热联供方案。一般含有相变蓄能装置的太阳能系统中往往注重其自身性能的提高,而针对相变蓄热装置容积、相变蓄热装置与其他设备
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高速转弯或者紧急避障时易发生不稳定现象,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汽车运行状态的好坏并施加控制,有效地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本文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对汽车电子稳定系统的不同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实际价值。建立了魔术公式轮胎模型,并对转弯和制动时的轮胎力修正,在轮胎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整车七自由度模型,并建立了简化后的线性二自由度理想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
制药废水作为工业废水的主要组成种类,不仅每年形成的总量较大,其成分也尤为复杂,不易处理。一般直接利用传统生化处理手段往往取不到很好的处理效果,这时就需要在生化处理阶段之前进行预处理操作。本论文针对山东省某制药厂生产废水有机物含量高且可生化性不高,生化处理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详细分析现有预处理手段的优劣点的基础上,以该类型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拟定了预处理组合方案,对预处理方案中各反应阶段的影响因素做了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依靠网络进行系统控制信号传输的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NCS)已经被逐步应用于工业的方方面面。网络控制系统通过网络完成各控制环节的远距离控制,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工业现场控制系统设计成本,但通信网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对控制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时延问题进行故障诊断和及时处理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针对网络控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