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腈与水的混合物是一个具有共沸点的系统。为探索离子液体能否促进乙腈水溶液分离的可能性,本文采用埃利斯(Ellis)平衡仪测定了{[C4mim][Cl](xA)-[C4mim][BF4](1-χA)}复合离子液体与乙腈水溶液所组成的混合系统恒压汽液平衡数据,探索了复合离子液体组成和添加量对相平衡的影响规律,采用NRTL模型关联了实验数据,测试了不同组成不同温度下复合离子液体的密度、粘度和电导率等数据,并采用经验模型关联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复合离子液体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并表现出非常好的线性相关性。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Arrhenius型的粘度模型可定量描述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电导率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具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另一方面,随着复合离子液体中[C4mim][BF4]含量的增加,密度也相应增加,而粘度会随之下降,电导率值则介于两纯离子液体电导率值之间,但这些性质与复合离子液体组成间并未表现出简单的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仅在系统中加入[C4mim][BF4]时,不但未消除共沸点,而且在乙腈的高浓度区,添加离子液体与否并未对相对挥发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乙腈的低浓度区,添加离子液体时还会降低乙腈对水的相对挥发度。因此,要利用[C4mim][BF4]促进乙腈水的分离只有提高离子液体的加入量。当n[C4mim][C1]: n[C4mim][BF4]=2:1且离子液体的添加量为x3=0.05时,复合离子液体的加入会导致共沸点组成(以乙腈计)从0.7左右上移至0.82左右。随着离子液体的加入量逐渐增加,离子液体会消除共沸点。另一方面,随着复合离子液体中[C4mim][C1]含量的下降,离子液体对改变共沸点组成和相对挥发度的能力将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提高离子液体的加入量才能完全消除系统的共沸点。关联结果显示,NRTL模型能满意拟合乙腈(1)+水(2)+[C4mim][BF4](3)三元系统的实验数据,其中温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97K,气相组成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6。对于乙腈(1)+水(2)+{[C4mim][Cl]:[C4mim][BF4](=2:1、1:1、1:2)}(3)三个四元体系,NRTL模型的关联的结果基本一致,温度偏差分别为1.91K、1.87K、1.44K,汽相偏差分别为0.0322、0.0236、0.0247。本工作不仅为乙腈+水恒沸物的分离中离子液体的选择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丰富了复合离子液体的基础物性数据以及乙腈+水+复合离子液体的汽液平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