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居民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不停改变着一座城市的交通指标,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幸福度,从而对城市本身及城市规划各方面造成不同程度影响。近年,随着“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的兴起,步行、骑行交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共享单车作为绿色出行发展衍生的产物,居民骑行重点地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热门区域。对该热门区域非机动车服务质量水平进行相关研究,不仅是成都非机动交通理论的基础研究,也是进行非机动车道道路设计、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提升道路交通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1)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基础上,总结共享单车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模型研究现状,验证典型服务水平模型在国内的适用性;从成都市地理区位、自然概况、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共享单车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进一步对成都市整体道路布局结构和非机动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利用共享单车骑行数据推断成都市非机动车道热门区域提供数据支撑。(2)依据共享单车公司对个体自行车定位的大量后台数据,利用Python的数据抓取能力对成都市城区道路进行点位抓取。通过ArcGIS的缓冲区分析功能,获得了出行高峰时期成都市共享单车热力图,并进一步得到了热门骑行道路的准确位置及空间分布特征。(3)基于出行者意愿,通过非机动车道评级视频拍摄、问卷调查、志愿者评分等方式,对成都热门非机动车道服务质量进行评价,获取骑行者的选择与决策逻辑;进一步从安全、舒适、清洁三方面综合评价望江路、科华北路等热门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质量。(4)基于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质量评价结果,分别从整体和局部对热门非机动车道提出优化和改进建议,以期为成都市非机动车道资源划分提供依据,提高城市道路资源利用率,并进一步引导非机动车交通发展及城市交通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