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不仅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承担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林业发展面临新的要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至今,集体林权制度的主体改革已经基本完成,而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即深化改革成为当下发展林业的重要任务。集体林权制度的配套改革的任务主要包括:规范林权流转、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保险、探索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等。其中尤为关键的任务是规范林权流转,这项任务决定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然而,当下林权流转存在农户参与率低、林权流转不规范、农户权益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因此,研究农户林权流转影响因素寻求林权流转市场疲软的症结所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进行梳理,以规模经济理论、农户行为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为基础,分析黑龙江省集体林权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农户林权流转为视角,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户集体林权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规范林权流转市场和完善林权流转机制提供努力的方向,为黑龙江省集体林权依法有序流转、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加速林业资金的周转速率、促进黑龙江省集体林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也为相关林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参考。利用实地访问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集体林权流转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结黑龙江省集体林权流转存在流转率低、流转不规范、流转市场存在供需矛盾等问题。以农户行为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基础,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影响农户林权流转的影响因素,总结出影响农户林权流转的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宏观影响因素包括:林权的稳定性、林权流转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林权流转的社会服务体系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微观影响因素包括:户主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以及农户林地资源及其经营特征。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针对户主特征、家庭特征、林权流转市场特征以及政策制度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影响农户林权转入和转出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非农收入比重以及当地是否有林权交易中心等对农户林地转出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林权抵押贷款是否容易、采伐指标申请难易等因素是影响农户进行林权转入行为的显著因素。根据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促进黑龙江省农户参与林权流转的相关对策建议:加强林权流转制度建设、加强对集体林权流转的监督和管理、改善林权流转的金融环境、完善林权流转服务机制、发挥农村自治组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