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艺兼具娱乐和教化的功能,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戏剧、歌曲等文艺形式,对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的农民进行动员。这些抗战文艺在动员农民的过程中,以其服务于抗战救国的鲜明时代性,继承与革新传统文艺的强烈革命性,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广泛群众性,基于区域特色进行文艺动员的独特地方性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组织农民、调动农民抗战积极性的作用,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时至今日,文艺仍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应继续发挥文艺的宣传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凝聚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共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本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梳理了相关理论,对抗战文艺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抗战文艺的特征以及发展抗战文艺的目的。这些内容作为理论铺垫提供论证基础。第三章通过阶级分析和历史经验的总结,阐述中国共产党运用抗战文艺动员农民的必要性。第四章通过研究文艺作品的个案,阐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动员农民时在不同地区所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文艺形式,以及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抗战积极性,抗战文艺在动员农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典型特征。第五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抗战文艺动员农民的突出效果。第六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运用抗战文艺动员农民的现实启示,为了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发挥文艺凝聚共识、鼓舞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