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家族的日常生活史——以健康维护与疾病治疗为例的探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700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翁同龢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中无不起到重大作用。在生活领域,翁同龢对养生保健以及家人的疾病医疗均十分关注,尤其是自己与家人的求医治病生活,在其日记中占了非常大的笔墨。同时,中国自古便有儒医同道之说,加之出于孝道与责任,翁同龢对医学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不仅粗通医理,而且已学会初步的诊脉处方。  本文以翁同龢日记与家书资料为重点依托,运用分析、归纳的研究方法对翁同龢及其家人的日常健康维护与求医治病生活进行详细的梳理,并展开论述。对于日常养生,翁同龢主要从日常心理健康的调护与身体健康的维护两个方面来进行,基本上多属于传统养生术的范畴。关于疾病的应对,主要有两种应对之法:其一为家庭内部的自我调理,包括饮食调节、服用成药、查看医书和采用民间土方;再者就是求神拜佛等民俗疗法,主要为依靠巫医或道士的乩方与符咒。针对翁同龢及家人的求医治病生活,则从医者的选择、疾病的诊疗、与医者的往来以及对西医的认识等方面展开探讨。晚清时期,不少官僚士人精通医术,翁同龢身边的同僚、朋友通医者更是不乏其人,这也是翁同龢选择医者时的最先考虑对象。另外,翁同龢身边医疗资源丰富,病情稍微棘手便延请数位医者共同诊治。此外,鉴于自身具有一定的医疗知识,加上对病患的关切,在医者看诊时翁同龢往往会干预医者的治疗。晚清时期,西学开始涌入,随着西学的传播西方养生方式与医学也传入中国,对晚清士人的养生以及疾病治疗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翁同龢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士大夫,虽然也倡导学习西方,但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其对西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肯定,但整体上是非常谨慎和怀疑的。  翁同龢在晚清士大夫阶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其为个案进行健康维护和医疗活动的探讨,对了解整个晚清时期这一时代的官僚士人家庭的医疗社会生活亦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妇女观是指人们对妇女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定历史时期妇女生活状况和社会地位的反映,并会影响到妇女的实际处境。14-17世纪,开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