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验法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或实践中归纳的,有关事物因果关系或性质状态的普遍规律性认识,对裁判者在评价证据、认定事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经验法则是大陆法系诉讼法上的概念,与自由心证制度不可分割。它既包括日常生活经验的常识,也包括科学、艺术、技术等专业知识。经验法则具有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双重属性,同时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抽象性与具体性、无限性与有限性、盖然性等多重特征。近年来,随着对证据制度的发展及证据规定、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我国理论上对经验法则的研究逐渐增多。经验法则在事实认定、证据评价、法律适用中的积极作用逐渐得到普遍认可,但由于经验法则自身的局限性和证据规则的粗疏、法官素质的参差不齐等因素,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存在着法官误用、滥用经验法则等问题,妨碍了司法公正。如何从理论上全面认识经验法则的基本范畴,准确把握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规则,完善经验法则的运行机制,以便审判实践中正确合理地运用经验法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课题。这需要从立法、程序制度、法官教育等方面进行合理设置,使经验法则在审判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司法的实质正义。
其他文献
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依法制定的旨在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行为准则。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应是内容合法性、实质内容合理性与程序合
更加立体的媒介与信息的互动使公众发表意见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渠道被不断拓展。然而,随着公民获得平等的话语权的同时,新媒体信息犯罪对社会的影响正在逐步增强。网络环境成为
网络舆论监督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力不断扩大。网络舆论监督不仅受到了公众的普遍青睐,还受到了政府各界的重视。有43.8%以上的公众表示喜欢在互联网
与行政公益诉讼相比,民事公益诉讼有其不可替代性。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2013年到2016年一系列民事公益诉讼相关立法活动密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