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希的解释学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KGJBNLRBKJGWIJ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赫希的解释学思想是对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重要补充,它对于当代中国的解释学研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通过对于赫希解释学著作的文本细读来对其解释学理论进行全面的审理和阐释。笔者试图从赫希的作者观、其解释学的核心(关于意义和意味相区分的理论)、文本观、理解与解释观、批评观以及有效性验定原则等方面对赫希解释学的整体逻辑和理论特征做全面的探讨。   赫希解释学的历史语境是为学界所长期忽视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发,首先理清赫希与传统解释学的一系列关联。如他与新批评以及浪漫主义解释学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之间的精神联系。其次通过分析为赫希所一直反对的历史主义和心理学潮流,来更好的理解赫希的解释学语境。最后重点突出赫希与伽达默尔派解释学之间的分歧,笔者试图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赫希解释学中一系列潜在的问题一直是为学界所忽视的,首先是理解的主体性问题。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赫金和列奥.施特劳斯等人都曾论述过这一问题。这里的“主体”不应该是单纯的作者或者读者,而是一个趋近于主体间性的交流的主体。笔者认为,如果赫希关于意义和意味相区分的理论来源是胡塞尔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像后期胡塞尔一样走向“主体间性”。其次是理解中的历史时间问题,启蒙主义者将理性与传统对立了起来,认为追求理性就必须抛弃传统,自浪漫主义以来理解和解释中的历史问题就一直困扰着解释学家,解释学家们试图恢复历史的合法性。黑格尔、狄尔泰、约克伯爵、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他们都站在自己的时代和立场上对这一问题有独特的见解。总体看来,历史和主体在解释学中呈不断的融合趋势,赫希的解释学也无法避免这些问题。当然,赫希的解释学也涉及理解和体验以及解释学的语言问题。除了上述诸问题之外,任何解释学理论都无法避免“解释学循环”和“前理解”的问题,赫希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弥合了阐释学循环的怪圈,但是并没有彻底摆脱这一循环,即他关于作者原意的把握或多或少地建立在读者的主观性之上。赫希的理论还有很多缺陷,需要我们认真地审理。   文章最后阐明赫希理论的当代意义。赫希的解释学观点其实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许多观点很相似,尤其是与“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中国古典解释学理论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在语言解释、历史解释和心理解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当代解释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释主体的危机,在意义匮乏诗意飘散的时代,诗人何为?当代中国对于解释学的研究有助于延续近现代以来对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并与人的觉醒的启蒙话题相扣合,进而唤醒审美对于理性的纠偏作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尊重读者个体的解释,这很容易使得意义变成言人人殊的相对主义的产物。赫希的理论主张回归作者的原意,这对于当下这个遗忘作者的“众声喧哗”的时代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解释主体的过份扩张设定了一个界限。
其他文献
语言学习者疑问句习得的动态发展过程是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国内汉语疑问句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却十分薄弱,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上均存在局限性。本文
2014年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互联网协会第三届会员大会在上海南新雅酒店举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局长陈皆重、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效定、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
期刊
2005年初以来,我们杨浦区委积极推行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社区、深入群众的“一线工作法”,全区300多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领700多名机关干部先后11次深入全区302个居委会,
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Contact life to create a problem situation, can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stimulate students to explor
程度副词和述补结构的本体研究,前人已经做出了很多成果,但是对程度副词修饰述补结构的情况的考察,至今我们做的还不够深入。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修饰述补结构受到很大的限制
为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新途径,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基础,最近,我们通过调查走访、发放统计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重点调查了2个乡镇6个行政村党支部
本文针对孟子与庄子的文学呈现背后的成因进行比较研究,藉由比较孟子和庄子各自的思想与其文学写作的关系,并从他们的文本分析中,比较两人的文学写作与其思想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一
海外汉籍(或域外汉籍)研究是近年新兴的一个学术方向,是海外汉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海外汉籍中最有价值的是宋元刻本。收藏宋元版汉籍最多的国家或地区依次是:中国大陆(约3,500
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
痴傻,是人类生活中的特殊形态,不仅引起了医学家们的关注,而且也激发了文学家的想象和思索。在二十世纪的文学创作中,“痴傻”从《狂人日记》发端,兴盛于世纪初(1945年之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