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钢结构体系中,钢构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是保证整个结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连接方式,它具有施工简单、受力性能好、耐疲劳等优点,在钢结构连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是由高强度螺栓、高强垫圈和高强螺母组成的,施工时要求从被连接板件的一侧拧入螺栓,之后从另一侧拧紧螺母。这种连接方式的施工过程不够简便而且难以适应某些特殊情况下的连接(如被连接件是封闭管材时螺母不便安装)。为解决以上问题,国内外一些钢结构工程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连接方式,它省去了高强螺母,在被连接板件的螺孔内攻丝以代替螺母的作用,这种做法允许高强度螺栓从单侧直接拧入,大大简化了施工操作,并具有更强的适用性。被连接件与高强螺母材质不同,不能完全等同于螺母,因此这种连接的破坏机理和承载能力等存在不明确之处。本文对这种新型连接的抗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进而为这种连接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工作如下:对多组试件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得到了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极限承载力值,观察了试验现象,发现最终破坏发生在攻丝板的内螺纹处。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精细化分析,然后将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合理性。进行理论分析,明确了这种连接抗拉时的破坏过程可分为板件变形阶段、弹性受力阶段和弹塑性受力阶段三个阶段,推出了其抗拉承载力计算公式。结合现行国家规范对传统高强度螺栓连接受力性能的要求,对这种连接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