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来源、薪酬制度设计与家族企业公司绩效——基于中小板与创业板的经验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家族所有或者经营的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家族企业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占据了90%以上。在家族企业不断谋求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隐患。家族企业技术、资金等资源瓶颈,家族成员有限的管理能力,内部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导致家族企业运行效率低下,整体业绩下降,阻碍了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坚持家族化管理还是从引入职业高管一直以来都是家族企业所面临的重大决策之一。  本文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代理理论、信任理论和管理激励理论等为理论根据,从家族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高管来源展开研究,试图探究高管来源、薪酬制度设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试图为家族企业完善治理结构提供建议。本文在已有的文献的支持下,通过运用OLS方法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市家族企业哪些因素会影响职业高管的比例;家族企业不同高管来源的薪酬制度设计是否存在差异;高管来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同高管来源的薪酬激励是否最终提升了企业的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行业竞争度会影响上市家族企业的职业高管的比例,行业竞争度越大,职业高管的比例越高;(2)在家族企业中,对于不同高管来源的薪酬制度设计存在差异,职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3)高管来源对公司业绩有显著影响,由家族成员担任高管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职业高管比例越高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4)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提升作用因高管来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即在那些职业化管理的公司里,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正面的和更加显著的,通过签订薪酬-绩效契约提高公司绩效的可能性更大。在本文的最后,针对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办高校在“不完全网络化下”存在的财务报账问题,如报账凭证处理上存在不足、报账流程过于复杂等,然后主要论述了其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建立健全财务报账管理
产能过剩一直是困扰经济健康增长的顽疾。自1997年中国首次提出产能过剩以来,随着经济的高增长,产能过剩就一直存在,其发生的频率和机理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家。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来吸引、保留和激励优秀的人才以达到保持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现代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进一步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人才筛选与提升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得以运转的一个关键点.而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企业人力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有效的协助与推动.当前企业
在国内资本市场增发新股日渐盛行的同时,由于受到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特征的影响,增发新股面临新的问题。股权二元结构会造成国内增发新股中利益转移现象更加严重。核准制下,国内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