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意识既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时也是全世界人们的美德。感恩意识是人们自然情感的流露,是人们心中充满大爱的表现,更是人们具备责任的升华。感恩意识不仅仅体现在感恩父母、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它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个人的责任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保障,不管是伦理思想还是心理品质,感恩意识都能让人们彼此间感到愉快和满意,都被国内外的人们所继承和传播。社会的每一个阶段,人们都需要感恩意识的存在,每个人的内心应该都具有这种感恩情怀,懂得知恩图报、感激他人、承担责任。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在市场经济快速繁荣发展的今天,感恩意识却逐渐被人们淡忘,时有忘恩负义、违背道德现象的发生,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培养感恩意识迫在眉睫。正是基于此现状和目的,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培养感恩意识的途径进行研究对策。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部分,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的分析来对本文基本研究思路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为理论概述部分,通过对感恩意识的来源、感恩意识的界定和感恩意识的意义三大块来论述感恩意识相关的理论和基础。第三部分为现状表现部分,通过对自己缺乏关爱、对他人缺乏理解、对自然缺乏爱心和对社会缺乏责任四大现状表现来论述感恩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为原因分析部分,通过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来对感恩意识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个体修为的缺少、家庭培养的缺乏、学校教育的缺位和社会影响的缺失为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为对策建议部分,通过各种分析和总结得出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对策,提出提高个体感恩道德、强化家庭感恩引导、提升学校感恩教育和优化社会感恩影响是目前培养感恩意识的最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