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困生的“1+1”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代教育理论、理念的不断深入与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高效课堂得以展现,成为了学困生的福音,作为教育工作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密切关注的学困生的成功案例也不断涌现出来。高中物理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以至于达到满足其求知欲、发展并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维,以期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科技革命对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促进其自身的全面有效的发展。物理学困生的产生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众普遍认为是男女生的差异所致,或者是由于心理障碍影响或制约了学生积极主动、持久有效的学习物理知识。但更多的物理学者和教师倾向于是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模型的构建出了问题。对概念认知的不清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导致在某些主客观条件下,学生抽象思维出现了障碍,直接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效果,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的发展,更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基于现有的新课程体系,结合笔者所在的省重点高中实行五年的“1+1”新课改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特点及具体表征进行学困生的界定,并以其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表法以及结合对话交谈的方式进行初步了解学困的原因并积极反馈,从各个方面分析了高中物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矫治对策,通过在教学中进行实践,将这些因素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检验其有效性,通过长线跟踪学生的学业成长,有针对性的指定教育教学方案,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得学生的兴趣得以培养与激发,承认差异并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教学实践创新性地探讨了“1+1”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困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希望本文开拓的新思路能为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脱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使得文中范例能为高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现状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多次采用水介质覆盖基坑进行爆炸销毁作业试验,并与爆炸法在技术、经济和安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水覆盖基坑爆炸销毁法在减少冲击波、飞片和减低经济成本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器质性精神病患者87例,将其分为齐拉西酮组41例、奥氮平组46例,两组患者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中不同时间点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分量表(BPRS)评分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齐拉西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奥氮平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
技术启示是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否具有显而易见性的依据和关键,同时也是创造性评述三个步骤中最为核心的步骤.但相对于'三步法'中前两步的较
“先锋派”舞蹈这个词在舞蹈界出现最为密集的时段正是被运用到后现代舞发展的过程中,代表了那些具有先锋意识和“叛逆”的舞蹈家们,以及后现代舞的特质与表征。后现代舞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