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城市地表的复杂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生态型护岸净水箱去除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进行模拟试验,重点探讨了COD、NH3-N、NO3--N、P以及Cu、Zn为代表的重金属在不同进水浓度(低、中、高)、不同水力停留时间(0.5h、3h、6h)、不同植物生长期(夏季、秋季)的条件下去除效果进行了综合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生态型护岸净水箱对COD的去除由于受植物生长床中棕纤维有机碳释放的影响,去除效果不显著,但高浓度进水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48%。其它污染物在行水期的去除率为平均50%以上,停水期高达80%以上。表明生态型护岸净水箱在以上多种运行条件下,对污水中N、P、Cu和Zn等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结合实际降雨进行的雨水径流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尽管累计HRT仅为2h,生态型护岸净水箱对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物仍有很好的去除效果,COD、N、P、Cu、Zn、SS和总大肠杆菌的去除率均超过40%;在净水箱中停留5d后的COD、N和P累计去除率都在75%以上,生态型护岸净水箱系统具有显著的净水效果。生态浮床箱内陶粒基质滤料静态吸附和解吸试验表明,陶粒对NH3-N、PO43--P和Cu的吸附量与吸附液浓度呈显著正线性相关;吸附量与解吸量也呈正线性相关,并且24h内达到解吸平衡;表明陶粒基质滤料在短行水期能起到高效截留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吸附等温线试验结果表明:25℃时吸附容量G对吸附平衡浓度C的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Cu>PO43--P>NH3-N;Langmuir吸附方程计算后得,NH3-N、PO43--P和Cu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G0分别为0.256 mg/g、0.809 mg/g和0.076 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