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124对大鼠脊髓损伤部位来源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是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相应损伤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病灶内聚集的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活跃增殖并分泌Ⅰ型胶原(Collagen Ⅰ)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形成纤维瘢痕,纤维瘢痕跟胶质瘢痕一起在脊髓损伤早期可以防止炎症细胞向周边组织扩散和损伤面积的扩大,而在脊髓损伤晚期则成为致密理化屏障,阻碍神经组织的再生修复。miR-124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中含量最丰富的microRNA(miRNA),能够参与神经系统发育、细胞分化、代谢和修复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并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发生时,损伤部位组织中miRNA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其中miR-124是下调最显著的miRNA之一。脊髓损伤后,miR-124在形成纤维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如何,以及对纤维瘢痕的形成有无抑制作用未见报道。本文旨在探究,高表达miR-124对脊髓损伤部位纯化分离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和Collagen Ⅰ表达的影响及机制,为应用外源miR-124抑制纤维瘢痕形成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数据,为应用miR-124治疗脊髓损伤带来新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在制作大鼠钳夹脊髓损伤模型之后,进行了以下研究:①通过组织免疫荧光分析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成纤维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应用qRT-PCR检测miR-124的表达变化;②建立了从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分离纯化培养成纤维细胞的方法,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实验对其进行鉴定,miR-124与神经诱导培养液相结合诱导其向神经元分化并进行鉴定,并用qRT-PCR检测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miR-124的表达变化。③确定miR-124-3p mimic的最佳转染浓度并处理成纤维细胞,通过CCK-8检测过表达miR-124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24对成纤维细胞中Collagen Ⅰ蛋白表达的影响。④结合RT-PCR、qRT-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定PTBP1是否为miR-124的靶基因;⑤通过si-PTBP1干扰成纤维细胞中PTBP1的表达,应用qRT-PCR分析Collagen Ⅰ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分析Cyclin D1蛋白和Collagen Ⅰ蛋白的表达。结果:(1)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脊髓损伤组织中心形成了空洞样病灶,病灶周边由里往外形成表达Collagen Ⅰ、Fibronectin等标志物的纤维瘢痕及表达GFAP的胶质瘢痕,纤维瘢痕还高表达PTBP1;qRT-PCR结果证实,与正常脊髓组织相比,脊髓损伤后损伤脊髓组织中miR-12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而Collagen Ⅰ、Sox9和PTBP1的基因水平表达量均显著升高。(2)从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分离获得原代细胞并进行纯化培养,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梭形、鱼群状,呈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形态,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到分离纯化的细胞强阳性表达成纤维细胞标志物Collagen Ⅰ、Fibronectin、Vimentin、PDGFR-β、NG-2;阴性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及少突胶质细胞标志物Sox10,结果证明纯化培养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纯度达到约90%,此外,成纤维细胞高表达PTBP1;向骨细胞诱导28天时,茜素红染色无钙盐沉积,向脂肪细胞诱导21天时,油红O染色无脂滴形成,证明所获得的成纤维细胞不具有成骨成脂的干细胞分化特性;向神经元诱导7天时,细胞形态符合神经元细长突起的特征,细胞免疫荧光分析发现其表达DCX和MAP-2蛋白,证明在miR-124和小分子化合物诱导液的联合作用下成纤维细胞向神经元分化;qRT-PCR结果证实,脊髓损伤部位成纤维细胞中miR-12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3)通过 qRT-PCR 检测到将 25、50、100 nM miR-124-3p mimic 转染成纤维细胞后,细胞中miR-124含量依次提高约81、119、163倍;CCK-8结果证实,提高细胞中miR-124含量后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提高细胞中miR-124水平后,成纤维细胞中Collagen Ⅰ及Sox9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1)。(4)RT-PCR、qRT-PCR 及 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提高细胞中 miR-124水平,PTB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01),通过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到PTBP1 mRNA的3’UTR序列上存在miR-124的结合位点,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在293T细胞中PTBP1是miR-124的靶基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干扰PTBP1基因表达后,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01);q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NA干扰PTBP1基因表达后,Collagen Ⅰ基因(P<0.05)和蛋白(P<0.0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1)大鼠脊髓损伤后,损伤中心部位存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形成的纤维瘢痕;(2)提高miR-124含量抑制损伤脊髓部位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提示miR-124可能减少纤维瘢痕的形成并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3)miR-124可能通过抑制其靶基因PTBP1蛋白的表达来降低损伤脊髓部位来源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PTBP1的抑制不能减少Collagen Ⅰ的表达,推测miR-124可能通过其他机制途径减少损伤脊髓部位来源成纤维细胞中Collagen Ⅰ 的表达。
其他文献
共享单车的出现,虽然方便了用户出行,但也出现了共享单车占盲道,车辆无法及时维修,随意停放等问题。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环境的稳定,企业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无车可借”,“乱停乱放”等问题上,着力于解决用户“出行/回家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所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研究合理的共享单车库存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今共享单车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不同方向,分别是共享单车的科学选址,共享单车数量的供需关系和共享单车调度优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核心,能为人类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了解植被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记录和描述了湖南
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自驾游和营地旅游的兴起。房车作为一款移动式家园,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虽然房车能够满足人们在户外吃穿住行的需要,但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冷车状态下无法长时间进行供暖供电,自带的供暖装置体积大、噪音大,且不具备供电能力等。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发了一款能够实现热电联供的房车用供能装置。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热电模块转化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其涉及的几个热电效应进行了梳
研究目的:基于“因时之序”的理论基础,探讨凉血消痤饮结合时间节律施治对于女性冲任失调型寻常型痤疮的1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病例要求,纳入60例符合条件的女性冲
近年来广东省在优质常规稻的选育上成效显著,先后育成并审定通过了一大批优质高产的新品种。由于水稻品种类型的多样性和表现的复杂性,如何科学、合理和准确地评价品种的优良
历史上的吴地是农业发达、文化繁荣的地方。吴地的文人有重视农业的传统,留下大量农书。黄省曾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江苏吴县人,生活在明朝中期,留下五部涉农著作,堪称“高产”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P10)和T细胞受体互补决定区3(CDR3)与针对间皮素的单链可变片段(scFv)融合在一起,构建融合蛋白IP10-CDR3-scFv,并检测融合蛋白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的表达。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融合蛋白IP10-CDR3-scFv的表达,并对表达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实现目的蛋白的大量制备,在体外验证其与SKOV3细胞的结合能力,为
作为航空航天的大国,我们对航天领域的技术革新从未懈怠,卫星作为高精尖科技的产物,其长久稳定地工作和使用显得至关重要,锂电池作为卫星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对其进行健康诊断研究,检测工作状态,预测电池未来性能衰退情况,搭建完备的电池管理系统等研究。可以有效的预防由于电池故障引发的卫星失效,卫星寿命缩短,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本文针对锂电池寿命预测研究,首先,介绍了现有的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目的:探讨正畸保护蜡对金属直丝托槽与弓丝摩擦力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正畸保护蜡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槽沟尺寸为0.022×0.025英寸的金属直丝托槽分别与0.014英寸的镍钛圆丝和0.019×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配对,把这两种样本分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金属结扎丝涂保护蜡组和金属结扎丝对照组;结扎橡皮圈涂保护蜡组和结扎橡皮圈对照组。用Intron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测量弓丝沿托槽滑动时产生
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作物,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别名胡瓜,黄瓜原产于喜马拉雅山麓等温暖地区。黄瓜栽培历史悠久,国内外种植面积大,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