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高钛铁及其熔渣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henken272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不锈钢、汽车用钢等对钛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品位钛铁合金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开发高钛铁生产工艺显得愈加重要。本文研究了冶炼高钛铁所需渣系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采用金属热还原法初步制得所需合金。通过初晶温度的测定优选Al(49.9%Al2O3-35.8%CaO-14.3CaF2)、B1(55.3%A12O3-38.4%CaO-6.3%CaF2)、C1(57.4%Al2O3-34.2%CaO-8.4%CaF2)三组母渣,三组母渣的初晶温度均在1400~1500℃,母渣成分组成符合实验预期的设想。其中A1渣的初晶温度最低为1425℃。研究了三组母渣同时添加不同比例MgO(2%、4%、6%、8%)时的初晶温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渣中添加适量的MgO具有一定的助熔作用,在添加量为8%MgO时,三组渣系的最低初晶温度分别为1366℃、1414℃、1388℃。测量了上述渣系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初晶温度越低的熔渣电导率越高;不同渣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导率主要集中在0.1-0.6Ω-1·cm-1。综合分析对比各渣系的初晶温度和电导率,认为52.8%Al2O3-31.5%CaO-7.7%CaF2-8%MgO的熔渣性质较佳。测定了推荐渣型的黏度温度变化曲线,得到拟合方程:熔渣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当温度高于1450℃时,渣样的黏度变化趋于平缓,黏度值小于0.83Pa-s呈现出良好的流动性。进行了金属热还原法制备高钛铁的实验,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钛回收率的影响,并综合实验结果给出了较佳的实验条件。即:以C型渣为配渣基准,实际铝加入量为理论用铝量的95%,单位炉料反应热为2900kJ/kg,复合还原剂的用量为总铝量的1/3。在此条件下,金属钛的含量约为62%~67%,回收率为45%~50%,合金产物中铝含量偏高。扫描电镜分析知,钛铁组织中存在三至四种主要相,分别为含铁钛氧固溶体相、氧化铝夹杂相、Al-Ti-O复杂相以及少量的游离金属钛相;Fe元素存在偏析现象。反应后期,熔池温度下降、熔体流动性差、熔体黏度增加,Al2O3迁移阻力变大渣金层密度差减小、渣层上浮推动力不足,导致反应前期残留下来的TiO2和Al2O3无法与钛铁完全分离,这是高钛铁氧化物夹杂多、氧残留高的根本原因。实验表明,若想获得合格的高钛铁,必须进行二次精炼,降低合金中氧化夹杂物含量。
其他文献
水压传动技术具有节能环保、价格低廉、阻燃安全等特点,是国际流体传动及控制领域前沿课题之一。但是,由于纯水或水基液压液存在成膜能力差、极限剪应力低、润滑性能差等缺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