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视频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dh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运行模式,同样在教育领域,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教学理念愈发地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学方法日趋多样化。很多中学物理教师意识到,在这样一个科技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紧张的时间里既能高效地掌握多方面知识,又能保持学习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是近几年兴起并为大多数人们所认同的一档电视节目,是借助电视媒体,通过实地调查或科学实验辨别真伪破除谣传,为大众进行解释从而达到传播现代科学知识、理念、精神等目的的非虚构电视节目,它的育人功能以及加之的娱乐性质,往往能够使观众在轻松愉悦的互动环境中感受到生活中科学知识的魅力。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电视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和研究成果,分析得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发现国内在相关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视频方面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传播学角度,对其在中学教育上的应用研究很少,同时也存在不足。于是本文从“实验类科普节目对高中生物理学系的影响调查”方面对学生进行实际调研,了解其应用现状和应用价值。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生活中对相关科普节目接触较少,对一些常识缺乏一些基本判断,同时很愿意教师能够将其融入进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来丰富自己的物理学习过程。在分析了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定义基础上阐明其科学性、教育性、生活性、艺术性等特点,指出两者在育人上的共通性,探讨中学物理教学运用相关视频的贴近性、选择性、参与性和辅助性原则,并尝试通过介绍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视频两种方法分析应用手段的选择。本文重点以《是真的吗?》《加油!向未来!》两档节目为主要对象,将其实验视频内容按照人教版高中物理的新课标教学要求和教材重点知识点进行视频归纳总结,形成列表,方便满足对相关视频的查阅。并以教学设计、案例形式尝试将其应用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而体现出在提高物理课堂的学习活力与效率方面的价值。因此,探讨将电视实验类科普节目视频引入中学物理教学,对丰富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影片《在云端》荣获第82届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等多项提名。并且获得了第8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颁发的最佳改编剧本奖。这部优秀影片的剧本体
《史记》中记载了一些梦兆情节,司马迁对这些梦兆迷信的预示意义没有否认,而且由于梦占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政治地位,司马迁也把梦兆当作实现“究天人之际”写作目的的手段之一。
本论文采用可控阳离子聚合技术制备含氟聚醚多元醇(FPO),并通过核磁氢谱及碳谱确定了其序列结构,调控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合成含氟聚氨(FPU)。首先,以四氟丙醇(TFP)、环氧氯丙烷(ECH)为原
莎士比亚被列为近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多歌颂人的理性的光辉。然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却对近代性有所突破,通过李尔王疯前与疯后的对比,在海德格尔思想的基础上,彰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引入我国后对解决农户"融资难"起了缓和作用,但其本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信贷资金来源,贷款受法律保护程度弱,对农村妇女和非农投资项目的贷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与各国往来日益频繁,具有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人们的接触日益增多。在交际过程中,非言语交际可谓是人类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言语交际一起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与无线网络技术深度结合,催生了可计算RFID、嵌入式传感网等新兴领域.这些系统由大量廉价的节点组成,应用前景广泛.在传统设计中,这些系统通常是根据应用定
象似性是对语言形式或结构与其所表达的概念或概念结构之间的相似关系的研究。形式和概念之间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理据性。从象似性理论得出,间接言语行为这一语言形式与认知
《醒世姻缘传》是明清之际以山东方言为背景写成的一部世情小说。本文以《醒世姻缘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书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语法形式、句法功能、语法意义、修辞功能的
“弘扬武德”一直是武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反观现实,前期研究对“弘扬武德”这一事实并没有产生切实的成效。现代性意即现代社会特有的属性,它是当今社会的焦点性话题之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