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灾种综合预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nie_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形成的灾害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和部分职能的缺失,导致灾害管理领域信息化程度偏低,特别是智能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了目前防灾减灾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灾害管理领域的应用,以及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的提出,灾害预测和灾害信息管理已经不再属于单一部门或单一灾种的职能或研究范围,需要多部门、多学科的协作,并建立综合的预测模型和统一的灾害信息管理机制。然而,自然灾害的复杂性决定了实现其综合预测十分困难,同时,灾变的多样性和承灾体的广泛性导致实现灾害信息的共享和传递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引入灾害链理论,通过对自然灾害链物理过程的分解,应用智能体建模技术和事件链机制,构建了基于灾害链的多灾种耦合预测模型,解决了多种异构灾害模型的耦合与综合预测问题;针对灾害信息管理和一致性要求,对工程承灾体信息的特征和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应用信息模型理论和方法,提出并建立了具有统一数字化表达方式的工程承灾体信息模型,并基于该信息模型研发了支持多灾种应急动态综合管理的工程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历史灾害案例和数据挖掘、案例推理等知识复用技术,建立了基于案例的预测推理机制和系统集成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一个基于灾害链的多灾种综合预测预警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原型系统MD-PWDSS。MD-PWDSS提供了单灾种预测、基于灾害链的多灾种耦合预测、工程承灾体信息管理、基于案例的工程设施灾害预测推理以及救灾决策支持等功能,能够实现不同粒度的灾害预测和多灾种应急动态综合管理,为自然灾害综合管理提供了一个灾害预测、信息共享和救灾决策的集成环境。此外,基于智能体技术的开放式系统架构,为灾害管理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最后,本研究以汕头市地震数据为例对MD-PWDSS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自然灾害链的多灾种耦合预测模型及系统能有效解决自然灾害管理过程中灾害的综合预测和应急管理问题,可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综合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探索了新的灾害预测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对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有着显著的作用。文章针对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介绍了如何控制物资采购价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项体育活动的成绩取决于很多因素,群体凝聚力和比赛满意感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决定比赛成绩的其他因素诸如运动员身体素质、科学训练方法、教练员水平等已被反复探究,而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大学生作为支教的主力军,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支教促进了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在支教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支教
土地增值税自开征以来,税务机关和企业都一直被较多的征管问题困扰。在土地增值税启动立法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视角,对土地增值税征管过程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建议,
在现代战场中,雷达接收机面临的战场电磁环境日益恶劣。进入雷达接收机的信号既包括目标信号,又包括杂波和敌方干扰信号,各种信号相互叠加使得接收机发生饱和,难以正常工作,
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是现今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可渗透反应墙(Permeble Reactive Barrier)是一种新兴的原位修复技术,它具有运行稳定、成本低、长效等优点。近年来,PRB技术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放松规制、劳动力供给、需求多样性,以及由此引起的高度不确定性的推动,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从高集中度向低集中度方向变迁的趋
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国的会计模式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应该以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作为导向。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国特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独立担保兴起以来,独立担保不仅在国内商事而且在国际商事领域的适用范围日益迅速扩大。独立担保以其独特的法律特征、功能和价值而和传统的从属性担保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