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环境下,学术信息资源得到空前发展,其类型繁多,形式多样,主要类型有:网络数据库、电子学术期刊、学术论坛、学术会议、专家学者主页、组织机构网站等。利用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可检索到大量正式出版系统中无法得到的“灰色文献”,能快速及时地了解已有的学术成果和当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同行专家的研究动向,并能迅速与同行进行交流沟通,共享知识成果,这是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对传统纸质文献的超越。但是,由于网上学术信息资源内容的系统性还较差,各类学术信息资源处于庞杂和无序的状态,人们对其整体状况难以把握,检索网上学术信息犹如大海捞针,致使绝大多数网上学术信息资源处于未被发现和利用的状态;况且,在整个情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如信息源的选择、信息加工对象的选择、信息检索中的检索结果选择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生产者、信息传递者和信息接受者不是同一人,再加之信息传递系统本身的一些缺陷,造成信息在整个利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损失甚至失真,严重影响了网络学术资源的有效利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探讨用户利用网络学术信息过程中的信息损失问题:第一部分归纳了网络学术资源利用中信息损失的表现形式。论文将信息损失的表现形式归纳为6个方面:信息丢失;信息损毁;信息失真;信息利用受限;信息老化;信息冗余等。第二部分分析了网络学术信息损失的主要原因。从网络学术资源自身、信息用户、设备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提出避免或减少网络学术信息损失的对策。首先要加强对网络学术资源的宏观和微观管理;其次要加强对网络学术资源的监督和评价;三要加强对网络学术资源的组织和整序;四要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五要提高设备性能和技术。最后提倡信息用户合理使用网络学术资源,减少信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