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队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分工,打破自我封闭体系,把原来由部队后勤部门实施保障的一部分职能从部队中剥离出来,购买社会或企业的相应饮食保障服务,从而建立起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的开放型、专业化饮食保障体系。部队的基础在基层,因此基层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管理问题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经济持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及市场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为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前提,饮食保障社会化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利用市场资源来保障部队饮食的需要,以达到节省部队饮食经费,精简部队机构编制,提高部队军事化效率的目的。随着中国社会转型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基层部队的饮食社会化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管理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饮食保障社会化工作的进程。因此,要加强对饮食保障社会化工作的认识,深化理论上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在具体的实践中应用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基层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大量的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和研究借鉴的基础上,从部队饮食保障的概念、特征和发展阶段出发,对我国基层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管理模式进行梳理,并着重以北京地区某基层部队的饮食保障社会化为实例,对其饮食保障社会化前后的状况、管理、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改革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作出原因分析。在借鉴外军饮食保障社会化做法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最终对实行基层部队饮食保障社会化的建议,提出了计划制定与控制、采购与库存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生产运作的流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