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指向,旨在从伦理维度对创造性人才培养进行道德哲学思考,以推进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论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近年来,教育硬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创造性人才却很匮乏。显然,这与伦理德性的作用在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得不到彰显有关。创造性人才培养与伦理紧密相连。那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伦理精神、科学伦理精神,促进其德性品质的形成,使更多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为此,必须进一步探索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伦理机制,分析创造性人才培养伦理机制的内涵以及结构与功能。
但是,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伦理难题。立足事实,准确把握目前教育的现状,概括归纳创造性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的伦理困境,如:知识与德性的失衡;教育人伦关系的失调;教育伦理情景的失谐等等,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有利于找出问题的解决之道。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伦理机制的建构是本篇论文的重心。本章首先从创造性人才的德性培养机制,再从伦理互动机制,最后从教育伦理情境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伦理机制既关注道德个体德性素养的培育,又注意协调各种教育人伦关系,还致力于营造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伦理氛围,为造就创造性人才提供动力和保障。
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伦理机制的建构为教育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使伦理精神日益成为显学,促进科学伦理精神的勃兴,深化了创新教育的伦理内涵,实现了教育的真善美的统一。同时,创造性人才培养伦理机制的建构还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