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三氧化铬-硫酸微蚀体系对人体有害、污染环境、产生大量酸雾,因此,环境友好型微蚀体系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NMP和乙酸卡比醇酯溶胀体系,高锰酸钾-磷酸/焦磷酸-硫酸微蚀体系对ABS工程塑料表面微蚀效果的影响。在两种溶胀体系中,研究NMP、乙二醇丁醚、氢氧化钾浓度、乙酸卡比醇酯浓度、体系pH、溶胀时间与温度对ABS塑料表面水接触角、表面形貌、黏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N-甲基吡咯烷酮溶胀体系中,20%NMP,20mL/L乙二醇丁醚,70g/L NaOH,45℃溶胀处理10min,再进行微蚀处理,其水接触角由92°明显降低至30.92°,ABS塑料表明形成大量微孔,镀层与基板间黏合强度达到1.04KN/m,但溶胀时间较长;(2)乙酸卡比醇酯溶胀体系中,30%乙酸卡比醇酯,pH为4.0,于35℃溶胀5min,再微蚀10min,其表面水接触角降低至29.36°,ABS塑料表面形成大量均匀致密的微孔,孔径较大且深,镀层与基板间黏合强度达到1.12KN/m,其溶胀时间较短,溶胀温度较低。在高锰酸钾-硫酸微蚀体系中,研究硫酸、焦磷酸/磷酸浓度和微蚀时间对ABS塑料表面微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硫酸浓度一定时,微蚀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随着磷酸/焦磷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由高锰酸钾-硫酸微蚀体系的1.255V增加到1.333V。(2)随着微蚀时间的增加,ABS塑料表面渐渐形成微孔,微孔数量逐渐增加,孔径变大且逐渐变深,微蚀时间在15-20min时,ABS塑料表面出现剥落现象,微蚀过度。(3)高锰酸钾-磷酸/焦磷酸-硫酸微蚀体系处理后的微蚀效果比高锰酸钾-硫酸微蚀体系的好,黏合强度由0.46KN/m增加到1.12KN/m,ABS塑料表面粗糙度也极大地提高,其平均粗糙度值达到181nm。从本文研究结果可知,乙酸卡比醇酯溶胀体系和高锰酸钾-磷酸/焦磷酸-硫酸微蚀体系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化学镀前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对ABS塑料表面进行溶胀与微蚀处理,提高镀层与ABS塑料基板之间的黏合强度,从而提高镀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