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和NAFLD炎症水平的防治作用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伤变化,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51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4组,模型组14只,多烯磷脂酰胆碱组13只,多烯磷脂酰胆碱加阿司匹林组12只,普拉固加阿司匹林组12只。实验时间12周,体重每周称量1次。超声检测第2周、第5周、第8周及第12周的颈总动脉和腹主动脉IMT。观察颈总动脉、主动脉、肝、心及肾脏病理变化。检测血清生化、血脂、肌酐和尿酸水平。ELISA测定血清8-OHdG、TRX、4-HNE、8-iso-PGF2α、LEP、ADPN、FFA、ET、IL-6、TNF-α、MDA、MCP-1、hs-CRP、NOS、NO、GSH、reduced glutathione、GSH-Px的含量。结果:各组颈动脉内膜和腹主动脉内膜IMT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体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主动脉内膜下脂质沉积斑块大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血管壁厚度和中膜厚度、脂质沉积厚度各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气球样变性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肝脂肪变性程度及病理心脏脂质沉积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TC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炎症水平相关等18个血清细胞因子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及NAFLD复制成功。多烯磷脂酰胆碱减轻NAFLD的炎症,并可减少主动脉弓内膜下脂质沉积,具有保护肝脏和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