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市化地区空间演化和农村社会变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城市化地区是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地域类型,广泛分布于城市建成区边缘以及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半城市化地区同时受到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影响,城乡土地利用混杂、城乡景观交错,城乡职能兼具。在多重因素影响下,半城市化地区正在经历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乡多元社会的转变,社会经济结构急剧变化。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前沿地带,半城市化地区在城市化建设中遭遇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了解和把握这些问题,对做好新时期的城乡统筹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半城市化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为基础,以姜堰市城西片区这一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农户和企业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进行案例研究。在全面把握研究区域的基础背景、案例地半城市化地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功能演化,以及半城市化地区的农村社会特征和社会变迁;探索城市化对半城市化地区农民的影响效应和预期。并从中总结半城市化地区的城市建设中亟待破解的难题,从制度、政策方面入手对问题成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系统地理论梳理和实证分析,发现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和农村社会正在转型。首先,半城市化地区经历了从单一农业区向工业、农业混合功能区,再向新城市空间的演化和转型过程。其次,半城市化地区农民的居住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安置社区和过渡社区等新型社区形态,农民就业结构和家庭收入来源的非农化特征明显,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第三,城市化对农民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提升效应大于其对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软环境”的提升,并给农民生活质量带来了负面效应。同时,半城市化遭遇了一系列空间、社会问题,而城乡二元制度和不平等的城乡发展政策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通过推进城乡制度改革、制定科学的规划体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土地补偿政策、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视公众参与等手段破解半城市化地区遭遇的难题。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研究方法、数据资料、区域特点所限,本文的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和完善。
其他文献
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计算设备的普及和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的空间活动进行大规模地低成本地观测逐渐成为现实。通过使用地理可视化和统计对LBS人类时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土壤结构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系统中综合稳定的环境指示因子一直被众多学者所青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的空间范围不断变化。建成区作为一种城市实体地域,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城市规划基本术语中,虽然给建成区做了明
作为纸媒这样一种载体的传统媒体,它肯定是要逐渐退出舞台的。今后的纸媒,纸媒载体上新的内容,可能是一种补充的阅读形式,不再是主要的形式。2013年,许多原已出现颓势的传统
本项研究选择位于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毛乌素沙漠南缘龙洲剖面(37°3128.6"N,108°5803.7”E)作为研究对象,龙洲剖面末次间冰期地层是指堆积深度为7.90~13.60m的LZS1层段,共计20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一年一度的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建筑材料及地面材料展于2017年1月18—20日火热开展。展会展示了近年最新地材生产技术、最新产品、全美流行趋势及相关配件行业产品与技术等,美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旅游需求正发生着改变,体验性较强的文化旅游受到追捧,在这种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得到发展。目前有关茶文化旅游的研究还较少,对茶文化
城市景观,以无生命的硬质景观为主。而城市是各种有害物质产生与排放的集中场所。本文旨在将景观设计从园林中释放出来,以景观碎片的形式融解于城市硬质景观环境中,通过对其自然
7月9日,与母亲失散了22年的24岁浙江温州男孩林瑞西终于在山东省阳谷县高庙王村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妈妈,林瑞西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找了22年都没有找到的妈妈,却因自己在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