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菌复合膜的制备及对口腔细菌抗菌性能的实验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cy456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BR膜具有引导骨生长的作用,但膜暴露引发的感染,是GBR技术运用于临床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若GBR膜具有抗菌性能就能减少膜暴露引起的感染,在促进成骨的同时,促进软组织的愈合。本研究将纳米复合无机抗菌剂—载银纳米磷灰石/二氧化钛(Ag-nHA-nTiO2)与聚酰胺66(PA66)复合,制备纳米抗菌Ag-nHA-nTiO2/PA66复合膜。本实验检测了该材料的理化性能和对口腔细菌的抗菌性能。 采用“常压共溶法”制备纳米抗菌复合膜。通过XRD、SEM、AAS、面扫描、EDX等手段分析材料的理化性能。采用抑菌环法、贴膜法及SEM检测纳米抗菌复合膜对口腔细菌的抗菌性能及抗粘附效果。XRD显示膜中含HA,而Ag+与TiO2含量较低,未能检出。SEM显示膜为多孔结构,平均孔径为20—30um。EDX显示膜表面的P、Ca、Ti和Ag均匀分布,Ag,Ti含量分别为0.48%和2.35%。在水中浸泡3个月后,AAS显示膜中Ag+的析出量仅为0.63ppb/cm2。纳米抗菌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未见抑菌环。纳米抗菌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抗菌率分别为56.31%和50.10%。而对变形链球菌、牙
其他文献
【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层次地思考和感悟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构建课堂 活力课堂 兴趣课堂 创新课堂  G633.6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寻找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途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住宿生约占90%,大部分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没有住校经历,第一次远离父母,过寄宿生活,在卫生意识、自主学习与管理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都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对班级管理也有重要影响。所以,如何培养寄宿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也是班主任头痛的问题。下面我结合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Aurora-A在舌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评估Aurora-A作为舌鳞癌预后的预测指标和作为舌鳞癌分子靶向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方法:随机选取中山大学附属
目的:牙周炎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致病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福塞类杆菌等菌群的失调和宿主免疫反应应答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