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作为一种先进的核医学成像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面世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价及基础研究中。利用PET研究葡萄糖的代谢率(Metabolic Rate of Glucose,MRGl)仍是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其中FDG([18F]2-fluoro-2-deoxy-D-glucose)作为PET检测葡萄糖代谢率的示踪剂,在FDG-PET的定量分析中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定量测量体内组织和血液中示踪剂的放射性活度,能够准确比较各种异常情况下肌体的某些功能指标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差异。由于传统PET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都需要完整的输入函数曲线,而为了得到该曲线需要对受试者动脉植入导管进行连续的动脉抽血,这不但让受试者难以接受,也增加了实验的难度和复杂性。传统方法的侵入性很难使定量分析被临床采用。本论文基于FDG-PET对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以降低抽血次数:采用了一种从图像获取输入函数(image-derived input function,IDIF)的非侵入性技术,此方法能够自动从动态图像提取大脑颈动脉区域来代替动脉抽血,只需要三次静脉血样的校正便能正确拟合输入函数,从而大大降低了频繁动脉抽血的要求。该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采血次数,还降低了采血的难度,还具备客观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为了进一步达到完全不抽血获得输入函数,对IDIF方法的校正做了系统的研究,包括拟合标准输入函数、平均参数值以及最大像素值法。计算结果显示:拟合标准输入函数、平均参数值的结果误差过大,最大像素值法的结果最理想,有望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