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六字诀对脑卒中患者躯干姿势异常的影响,比较六字诀与传统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脑卒中躯干姿势异常的康复效果,为六字诀在神经康复领域的运用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病例,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受试者160例。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SPSS 20.0软件产生的随机编码表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六字诀干预组80例和核心稳定干预组80例。六字诀干预组采用六字诀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核心稳定干预组采用传统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其中六字诀功法是在国家体育总局推广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改良的具体原则是根据患者不同Brunnstrom功能分级、平衡功能情况进行改良,分为坐位、靠墙立位、独立立位等体位进行改良。六字诀干预组和核心稳定干预组每次干预的总时间为45min,其中六字诀和传统核心稳定训练时间为15min,常规康复训练时间为30min,每周5次,持续2周。通过TIS作为主要的疗效指标观察脑卒中患者躯干姿势控制能力的改善情况,采用次要观察指标反映其综合指标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1.主要疗效指标六字诀干预组的有效率为73.8%,核心稳定干预组的有效率为41.2%。经比较发现六字诀干预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核心稳定干预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要观察指标2.1膈肌厚度、移动度六字诀干预组治疗后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吸气末膈肌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其膈肌厚度均显著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核心稳定干预组治疗后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吸气末膈肌厚度均无显著增加,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静吸气时和最大吸气末膈肌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其膈肌移动度均显著增加,且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的TF值与治疗前比较发现,其TF值均无显著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差值比较发现,其厚度和移动度均无显著改善,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运动功能和最长声时两组治疗后的最长声时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其最长声时显著增加、运动功能均显著改善,且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值的比较发现,其最长声时和运动功能均无显著提高,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两组治疗后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与治疗前比较,其两组治疗后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也显著改善,且差异非常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的差值比较发现,其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六字诀干预组的效果要优于核心稳定干预组(P<0.01)。2.4静态平衡能力除核心稳定干预组在治疗后睁眼立位状态下的重心移动轨迹、闭眼坐位状态下的运动面积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善外(P>0.05),两组治疗后睁眼和闭眼两种状态下立位及坐位的重心移动轨迹、运动面积与治疗前比较,其重心移动轨迹和运动面积均显著减少,且差异非常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两组间的差值比较发现其立位睁眼时的运动面积显著减少,且效果优于核心稳定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六字诀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躯干姿势控制能力,且疗效优于传统核心稳定训练;2.六字诀能有效增加脑卒中患者平衡吸气时和最大呼气末的膈肌移动度;3.六字诀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平衡能力、最长声时和日常生活质量。较传统核心稳定训练而言,其对于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质量的提高更明显。4.六字诀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静态立位和坐位平衡能力,较传统核心稳定训练而言,其对于脑卒中患者静态立位平衡能力的提高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