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县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43211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空间和新增长点,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海岛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风化作用十分强烈,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土地资源稀缺,淡水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现实困难。同时,多数海岛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岛上群众的生活水平比较差。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海岛生态文明涉及海岛人民福祉,关系海岛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是海岛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南澳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环境和特色旅游资源日益成为旅游者出游的热点地区,随着南澳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南澳县迎来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但是由于南澳岛的开发建设和频发的自然灾害,部分海岛资源正面临逐步走向退化甚至衰竭的局面,加上海岛自身环境承载力低,使海岛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如何使南澳岛避免走上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实现在开发中保护、走出一条低碳生态的发展模式,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南澳县生态治理的重要性,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分析考察南澳县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实地调研和理论文献参考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南澳县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借鉴舟山群岛、泰国普吉岛生态环境治理经验,进一步提出完善南澳县生态环境治理的建议和对策。具体而言:(1)坚持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环境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多方参与,共同治理;(2)明确了政府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高环境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3)企业要增强生态责任感,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4)环境非政府组织要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积极参与公共环境政策的制定和监督,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行动;(5)公民个人要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践行低碳生态的文明生产、生活方式,提高自身环境保护保监督能力。  总之,为了实现南澳岛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构建政府、企业、环境非政府组织和公民个人四位一体的协调治理模式,形成治理环境公共事务的合作共治网络。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迫切需要完善的污水治理系统,高效的水污染治理设施来解决水污染的问题.本文对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新技术展开探究,并从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remain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s in the West world. Despite progress made with targeted therapies and imm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