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用鱼类检测水体环境激素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成为热点。用雄鱼血液中卵黄蛋白原(Vtg)作为生物标志物与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相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对水体环境激素的存在进行检测。这种方法因其特异性和灵敏性,已越来越广泛的被用在野外检测项目中。 本文通过两步层析分离法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卵黄脂蛋白(Lv)进行分离纯化。凝胶层析采用Sephacryl s-300柱,在FPLC上进行分离洗脱。一共出现五个洗脱峰,对各峰样品浓缩后进行电泳分析,第三峰中蛋白含量最高,经鉴定为Lv,收集后离心浓缩上DEAE-cellulose阴离子交换柱,经过0.1~1M NaCl梯度洗脱,得到纯化的Lv。以纯化后的Lv作为抗原,注射免疫制备兔抗Lv抗血清并建立起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方法来检测雄鱼体内卵黄蛋白原(Vtg)的含量,经PAGE电泳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制备的抗Lv抗血清与纯化的Lv有交叉反应,抗血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该ELISA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62.5ng/ml,工作范围为62.5~1000ng/ml。 在实验室E2和NP的毒理诱导中,采用水体暴露的方法来检测效应浓度与时间和剂量之间的关系。E2和NP分为5个浓度组,分别于第1、3、5、8和14d检测雄鱼体内的Vtg含量,低浓度的E2和NP处理组在整个暴露期间,Vtg含量都没有显著升高,E2的500ng/L组和NP的1000ug/L组在第5d,E2的200ng/L组在第8d,NP的500ug/L组在第14d出现效应,含量以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暴露结束时达到最大值。在14d的暴露过程中,E2最低有效浓度小于200ng/L,最高无效浓度大于100ng/L;NP的最低有效浓度小于500ug/L,最高无效浓度大于200ug/L。 在野外检测中,选取了上海市区苏州河的5个地段(北新泾段,凯旋路段,武宁路桥段,中潭路段和浙江路段)作为检测地点。分别于8月和12月对这5个地点捕获的雄鱼进行Vtg含量检测,在凯旋路段和武宁路桥段的雄鱼体内检测到有较低浓度Vtg的存在,以上两个地段8月所捕获的雄鱼中检测出Vtg的比例分别为检测总样品数量的50%和25%,12月比例则为25%和12.5%。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组间差异,SPSS12.0软件进行计算,经Duncans多重比较,8月凯旋路段的雄鱼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其Vtg含量高出对照的12.8%。其它地点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室内和野外水体原位暴露的比较,食蚊鱼Vtg的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