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它不仅能够解决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的弊端,而且适应了现代教育技术变革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扩展教育教学资源来源的渠道,改革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一的资源获取方式,因此,短小精悍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如何高效的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相结合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成为教育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微视频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论文除引言和结束语,正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微视频的概念界定及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一是微视频资源被广泛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对微视频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笔者进行界定,以便更好的理解微视频的特征。二是微视频设计制作的理论基础:情境学习理论、视听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微型学习理论等。三是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微视频资源运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意义。第二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视频设计制作的流程。第一步就是进行前情分析,涉及可行性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等方面。其次是微视频资源的选择与处理,包括时政新闻、优秀的网络资源、自己录制等选择途径,通过Premiere视频软件、格式工厂等对选择的视频进行编辑处理。再者就是脚本的编写与处理,然后从选题、时间、制作手段、内容安排等方面论述微视频制作的要求。最后是微视频资源的后期处理。选取了鲁人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部分内容作为教学案例进一步论述了微视频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第三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微视频资源运用效果分析及思考。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微视频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主要分为四部分,涉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师的建议等方面。通过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反映的问题对微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三是要考虑学科特点,设情激趣,四是防止内容过多,节奏过快,五是避免呈现不清,分散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