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测定产妇母乳中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含量,分析母乳LF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分别应用含LF配方奶喂养、不含LF配方奶喂养以及母乳喂养的婴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比较三组婴儿在生长发育、外周血常规以及生后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罹患情况。通过对含LF配方奶喂养儿的血红蛋白及体格生长变化的分析,研究含LF配方奶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
第一部分:(1)收集产妇产后2-3天的初乳、6-7天的过渡乳及42天的成熟乳标本共200份,其中初乳85份,过渡乳56份,成熟乳59份。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标本进行LF含量测定,并比较初乳组、过渡乳组和成熟乳组LF含量;(2)根据产妇的生产方式、年龄、所产婴儿的出生体重分组比较,分析母乳LF含量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1)将9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分为含LF配方奶喂养组,不含LF配方奶喂养组以及母乳喂养组。于出生当天、42天、3月龄和6月龄进行身高、体重和头围测量;于3月龄和6月龄检测外周血常规;(2)对三组婴儿在42天、3月龄、6月龄的头围、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进行比较分析;(3)对三组婴儿在3月龄、6月龄的血常规红细胞系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4)对三组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的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罹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第一部分:(1)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得200份母乳标本的乳铁蛋白含量为:初乳组2.38±1.17g/1,过渡乳组1.74±1.05 g/1、成熟乳组1.32±0.95 g/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根据产妇的生产方式分组,剖腹产组和顺产组的初乳、过渡乳、成熟乳LF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产妇的年龄分组,年龄<28岁与≥28岁产妇组的初乳、过渡乳、成熟乳LF含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产妇所产婴儿的出生体重与初乳、过渡乳、成熟乳LF含量没有相关性(P>0.05);
第二部分:(1)将9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分为含LF配方奶喂养组,不含LF配方奶喂养组以及母乳喂养组。方差分析显示三组婴儿在其母亲年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以及身高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婴儿在42天和3月龄的头围、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LF配方奶喂养组在6月龄的头围和体重均显著高于不含LF配方奶喂养组(P<0.05),而与母乳喂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6月龄的身高的差异则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三组婴儿在3月龄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等参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LF配方奶喂养组在6月龄的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P<0.05);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母乳喂养组和不含LF配方奶喂养组(P<0.05)。(4)三组婴儿在生后6个月内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罹患情况无明显差异。
结论:
(1)所研究母乳样本的LF含量在初乳、过渡乳、成熟乳组中的下降趋势与国外报道结果相符。但三组的含量测定值均低于国外水平,尤其是初乳LF含量,明显低于国外报道;
(2)本次研究显示产妇的生产方式、年龄、所产婴儿出生体重与母乳LF含量没有相关性;
(3)含LF配方奶喂养有助于促进婴儿的造血能力和预防婴儿贫血,在促进婴儿的体格生长方面与母乳喂养的效果相似;
(4)在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LF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