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暗夜行路》看志贺直哉的调和意识——以考察主人公的形象为中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著名作家志贺直哉以其惊人的驾驭语言的才能和独特的写作风格,创立了日本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志贺文学,而被誉为“小说之神”。志贺的文学创作经历了充满对立到最终调和的过程,因此也被视为调和性心境小说的代表作家。志贺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暗夜行路》虽是虚构之作,但作品中融入了志贺自身的经历和影子,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宛如作者本人。在《暗夜行路》中,悖常的身世,爱情上的挫折,妻子的失贞,独生子的夭折,父子关系的破裂等一系列不幸事件,使谦作陷入了理智与感情激烈对立的痛苦之中。为了打破这种矛盾的局面,净化这种混沌的生活和自我精神,他殚思极虑,在命运的茫茫“暗夜”中摸索“行路”,调整自己的精神生活方式,寻求一种和谐的境地,最终主人公在母亲一般的自然怀抱中,消除了一切困惑与不快,得到了自我与生命的和谐。谦作消除绝对自我,寻求调和的思想轨迹,集中体现了志贺的和谐论命运观。拙论意在通过对《暗夜行路》的考察,使读者在了解志贺直哉调和意识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志贺文学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并且希望志贺的这种调和意识能对现代文学和现代人类有所启示。
其他文献
2016年7月29日,广州报业文化中心封顶见证会在广州琶洲举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及工程方的相关负责人一行,登上了这座120米、极岭南建筑风格的顶楼,他们一起朝塔楼浇灌下最后一平米的混凝土—这意味着,总投资约19亿元的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进入了收尾期。  届时,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办公地址,将由现在的越秀区人民中路同乐路10号,迁移至此—海珠区琶洲阅江西路。  这不仅是报业办公大楼搬迁这么简单的事。作为
近年来,在日语教育界也兴起了对自主学习的研究。由于大多数日语学习者早已习惯传统的教师主导型学习,要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意识。目前,以发挥
本文以《名利场》两个全译本,即杨必译本和彭长江译本为例,对二十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的文学经典复译现象进行研究。论文以原作为参照,分析这两个诞生年代相差近50年的译本在书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