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压缩联合式空调系统传递规律与强化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ingt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吸附/压缩联合式空调系统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该文对新型吸附/压缩联合式空调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描述,提出了在房间进行通风换气时,利用系统的除湿轮进行排风/新风之间的焓交换,以强化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的新思路,既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IAQ)又达到了系统节能的目的.吸附/压缩联合式空调系统除湿轮采用高吸附性能改性硅胶材料.该文测试了新型改性硅胶材料的吸附特性,并进行了传热传质强化机理分析.由于Al<3+>对水分子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当Al原子键合进入硅胶网络后,使吸附剂材料更易吸附水分子,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同时,由于Al<3+>掺杂形成Si-O-Al键,增强了孔道骨架的支撑力,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和机械强度.该文对除湿轮通道吸附/解吸过程传递现象进行了深入地实验研究,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吸附通道中温、湿度场的分布规律.建立了描述除湿轮中水分吸附/解吸过程的传热传质动态模型,在吸附剂热质平衡方程中加入了扩散项,编制了变步长的隐式格式程序用于模拟除湿轮吸附/解吸过程的传热传质性能,将模型与实验结果对比显示两者相差在5﹪以内,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很好地反映除湿轮传热传质过程.利用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模型和吸附性能实验结果分析了影响除湿轮传递过程及强化途径的因素.认为在吸附剂吸附特性一定的条件下,除湿轮旋转速度及传递单元数(NTU)是强化传热传质过程的两个综合因素.除湿轮的最佳转速与其所采用的再生温度、厚度、解吸角密切相关,提高除湿轮的NTU有利于强化除湿轮的传热传质性能.当NTU在0~3.5的范围内,吸附性能随NTU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处理面风速增加虽然提高了传递系数,但降低了NTU,使其吸附性能降低,而比传递面积与NTU成正比,较小的通道尺寸可以增加比传递面积,使除湿轮结构更紧凑,但会增加空气流通阻力,优化的比传递面积为2500~3600m<2>/m<3>.除湿轮用于焓回收时,当旋转速度<15rpm,其热回收效率随转速的增加而快速增加,当处理面风速从0.5m/s增加3m/s时,能量回收效率下降了40﹪.该文对吸附/压缩联合式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匹配,并对其除湿/加湿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空调室内温湿度控制要求,并具有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
其他文献
微生物多糖是由微生物在生长代谢的过程中,由细菌、真菌、蓝藻等微生物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多糖物质。微生物多糖安全无毒,在工业生产与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作为微生物絮凝剂、食品添加剂、被膜剂、增稠剂、保鲜剂、包装材料等。本研究从大白菜(Brassica chinensis)病株中分离产多糖的菌株,以梯度稀释法筛选,实验后发现其中一株能够产生多糖物质菌株,编号为:G2。通
氢氧化镍以及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材料在制作电池、电容器以及电化学催化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众所周知,纳米材料的性质与其形貌及组分有着很大关联。合成条件及镍钴双金属的组成,可能影响材料的形貌、尺寸以及结构,因而改变材料的催化活性。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采用溶剂热法,乙二醇为还原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了a-Ni(OH)2纳米材料。通过XRD、TEM、SEM、 FT-IR等表征,我们提出
刀鲚(CoiliaBasus)是一种溯河洄游性鱼类,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性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和水体污染等因素,目前其资源量已经下降严重。为了有效保护这种珍贵鱼类,有必要把握其资源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