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莲花属植物在我国分布较广,来源广泛,在民间作为清热解毒药。金莲花药性平和,不伤脾胃,可以常服,无一般清热解毒中药苦寒不能久服的缺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莲花的水提液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还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市场上现有的金莲花成药都属三、四类药,科技含量偏低。因此,金莲花的研究开发是很有前景的。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手段和分析方法,对金莲花抑菌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探明金莲花药效物质基础。同时,对金莲花的抗病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金莲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分析方法,为金莲花二类药的开发打下基础。 为能深入探索金莲花抑菌有效部位,我们首先改进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莲花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改进的关键是样品的前处理。样品测定前经聚酰胺柱除去非黄酮类的有色杂质。结果金莲花总黄酮含量为4.223%,比文献值(14.004%)更加准确可靠。 为使金莲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本实验采用正交法进行。选用正交表L9(34),考察不同溶媒、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和溶媒量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根据方差分析,金莲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 金莲花抑菌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探索,以体外抑菌活性为指标追踪提取和分离。抑菌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体外抑菌实验结果显示:金莲花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高低与抑菌效果好坏是不一致的。总黄酮含量最高的粗提物为60%的醇提物,而抑茵效果最好的粗提物为水提物。进一步分离的结果表明,总黄酮为金莲花抑菌有效部位,这一结论与文献报道的一致;而且,研究结果还显示,除黄酮外,金莲花中还有其它的抑菌有效部位存在于被正丁醇萃取后的水层中。该水层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和初步预试表明,新的抑菌有效部位为强极性成分,可能含有鞣质、氨基酸等成分。 本实验还研究了金莲花的抑菌和抗病毒活性,分别比较了粗提物、总黄酮、较纯黄酮、牡荆甙和原金莲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3型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总黄酮对三种细菌均 摘 要 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随着黄酮的分离,其抑菌效果是降低的,单体几乎无抑菌 活性。抗病毒活性方面,总黄酮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效果较好,治 疗指标(TI)也较高。因此印证了总黄酮是金莲花的抑菌有效部位,而且具有较 好的抗病毒活性。 最后对金莲花总黄酮的分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考察AB.8大孔吸附树脂对 金莲花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特性,以及对总黄酮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AB七 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能力较大,富集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