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nquan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索前哨淋巴结阳性的患者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同时分析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腋窝非前哨淋巴结(NLNB)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期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  方法:  回顾山西大医院乳腺外科自2013年03月至2017年10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这些患者符合以下条件:  1)病理类型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或浸润性混合癌;  2)清除的腋窝非前哨淋巴结不小于10枚;  3)术前未行抗肿瘤治疗;  4)腋窝淋巴结临床查体或术前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或超声引导的异常淋巴结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阴性。  排除标准为:  1)特殊类型浸润性乳腺癌(粘液癌、髓样癌、腺癌等)者;  2)清除的腋窝非前哨淋巴结不足10枚。  根据非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将入组患者分为非前哨淋巴结阳性组和非前哨淋巴结阴性组,统计分析相关临床及病理参数,探讨这些参数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否有关联。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均采用双边检验,检验水准P=0.05。  结果:  通过对我科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研究后发现,患者年龄、阳性SLN数、原发肿瘤大小与腋窝NSLN转移状态相关。患者越年轻,腋窝NSLN转移可能性越高,P=0.007;原发肿瘤越大,腋窝NSLN转移可能性越高,P=0.008;腋窝阳性SLN枚数越少,腋窝NSLN转移可能性越低,P=0.017。月经情况、肿瘤位置、阴性SLN数、阳性SLN转移比率、核分级、脉管累犯情况、神经累犯情况、ER、PR、HER-2、Ki-67、分子分型与腋窝NSLN转移状态无关,P值均大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原发肿瘤大小是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P值为0.027。  结论:  患者年龄、阳性SLN数、原发肿瘤大小与腋窝NSLN转移相关;原发肿瘤大小是腋窝NSLN转移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对于肿瘤直径小于2cm的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有可能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