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结合治疗高频听力损失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常见于风热侵袭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其多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经针药结合、单纯西药两种治法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后听力曲线变化的观察,探讨针药结合治疗风热侵袭型突发性耳聋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疗效显著,为治疗该病证的临床治法选择和疗效评定提供实证依据。方法:1.选2009年11月——2010年11月在福建省立医院针灸科和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和住院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在确立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诊断标准,按其典型症侯收集61例风热侵袭型患者,分为针药结合组和单纯西药组2组,其中针药结合组30例,单纯西药组31例。分别进行纯音听阈测定,分析听力学检查结果的特征2.针药结合组针刺选穴:主穴:听宫、翳风。配穴:耳门、听会、风池,中渚、外关、合谷。其中耳门+风池,听会+风池交替针刺;伴随眩晕加百会、率谷;伴随耳鸣加太冲,太溪;每日1次.穴位注射:患侧耳门、听宫、听会,轮替两穴以弥可保注射液1ml穴位注射,每日1次,14次为一疗程。单纯西医组以激素(地塞米松)+改善微循环药物(金纳多)。地塞米松静滴前3天10mg/d,第4天起减至5mg/d,第6天起减至2.5mg/d,第8天停用;金纳多70mg静滴14天。1个疗程后,两组进行纯音听力测试,并统计疗效。3.本研究作以下项目的观察评定:①中医症候的评定②听阂电测听的评定③治疗前后听力损失程度比较④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评定⑤治疗前后统计两组听阈电测听的分布情况。结果:1.本课题针药结合组30例(30耳),伴耳鸣20例,眩晕14例;单纯西药组31例(31耳)伴耳鸣24例,眩晕16例。两组纯音听阂测定气导平均听阈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听力损失程度相当,均以轻、中度耳聋为主,听力图形均以高频听力下降型为主。2.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一疗程后,针药结合组的痊愈率36.67%,显效率20%,有效率30%,总有效率86.67%。单纯西药组分别是:痊愈率19.35%,显效率16.13%,有效率25.81%,总有效率61.29%。两组的疗效差别经统计学检验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的治疗方案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3.治疗结束后,两种治法对耳聋程度的轻、中度耳聋均有明显改善(P<0.05);眩晕的伴随症状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5),耳鸣的伴随症状治疗前后疗效相当;两组的听阈电测听治疗前后相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比单纯西药组治疗结束后的听阈电测听有显著性降低;两组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的听力图形,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药结合组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结论:1.初步认为风热侵袭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程度及听力图形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提示听力学检查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程度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关系。2.针药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两种治法均能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但针药结合治疗能使以上各项听力指标提高的更快。
其他文献
1引言近年来,随着演艺事业的不断推进,演出过程中对灯光等舞美效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演艺灯光控制开始融合现代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并集网络化与智能化为一体,成为网络化演艺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头针配合推拿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以两组患者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头针配合推拿综合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和必要性,为临床治疗面神经炎提供科
发绣艺术历史久远,是一项风格独特的刺绣技艺,它以人的发丝为线,利用其自然色泽和特性,运用不同针法在布帛上创作作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发绣艺术日渐衰落,濒临失传。为了抢救
介绍了浓相输灰技术在鄂州电厂一期、二期灰库外送至三期灰库中的应用,该灰库外送系统输送管道爬高47 m、90&#176;弯头18个、输送距离最远950 m,单根输送管道最大出力大于70
目的:本论文通过对产后身痛发病的病因病机及用药特点的理论研究,旨从实践中观察以趁痛散为主方加减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方剂。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