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田园城镇背景下资中县银山镇特色构建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大量涌入、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现有城市结构已远超可负荷量,为避免经济发展落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低下的农村地区人口流失,大力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农村城市化必走之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应构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即“田园城市”,而以农村为本底的中国特色小城镇构建,形成既具乡村风貌又具城市功能特征的建制镇是解决城市化矛盾的关键问题,而如何构建集生态、经济、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城镇,协调城乡关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些问题均需迫切得到解答并加以解决。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基本概念、构成要素、形成方式及体现方式,多角度深入探讨了生态田园城市建设的条件、影响因素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将会遇到的问题,初步提出发展特色生态田园城镇的设想与策略;其次,在相关文献资料查阅、实际建设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然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经济系统三个层面的构建生态田园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为进一步验证所提构建策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本文以资中县银山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利用离差法计算银山镇生态田园城镇发展潜力,并直观反映出在其生态田园城镇发展中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可进一步为银山镇远期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最后基于银山镇评价结果,通过对其自然、人文特色的挖掘与提炼,从产业布局、人文风俗、空间特色等方面为银山镇提供一条构建特色生态型田园城镇之路,即一条农业、生态和旅游紧密结合的路,一条城乡边界越来越模糊、城乡生活品质越来越接近、城乡百姓幸福指数越来越提升的路。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态田园城镇形成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环境和文化要素,通过自然演变和人工塑造的方式形成,最后从空间环境、文化产品等多方面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2)初步提出构建特色生态田园城镇设想,并从特色生态田园城镇建设的条件、影响因素以及城镇发展中所遇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本地资源、挖掘特色文化、发展特色产品、打造特色形象的特色生态田园城镇基本策略思路。(3)基于文献资料查阅,结合本人对构建田园生态城镇需求因素的综合比对,基于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基本原则,从自然环境、生态经济、社会经济系统三方面构建了生态田园城镇评价指标体系。(4)以资中县银山镇为实证,根据生态田园城镇评价结果,其现已有生态田园城镇构建条件和基本雏形,为进一步构建特色生态田园城镇奠定了基础,最后基于银山镇实际发展现状,从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环境、特色空间结构、特色文化等多面提出了银山镇特色生态田园城镇构建策略,可为其他小城镇的特色田园城镇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88 %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对秋季大白菜软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000倍稀释液防效达91.63%。其防效明显优于77 %可杀得
概括介绍在码头护舷选型设计、布置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和经济问题,并阐述在大水位差码头设计中采用浮钢梁式系靠船橡胶护舷的经济合理性。
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是哺乳动物肿瘤免疫中重要的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演变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
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对西藏高校403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一新生进行调查,探讨心理教育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前测中,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得
2008年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鄂东南免耕不施肥(NT0)、翻耕不施肥(CT0)、免耕施肥(NTC)和翻耕施肥(CTC)4种处理下稻田CH4和N2O的排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CH4排放均呈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部腹膜透析随访患者126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临床资
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风险分散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等多种渠道影响货币需求,不同效应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本文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及企业的改革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尤其对于拥有大量客户信息数据的保险业来说,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创新与改革
目的了解目前从中国住院治疗肺炎患儿分离到的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几种蛋白多糖结合疫苗的覆盖率,评估应用蛋白多糖结合疫苗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