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给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点,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于2015年的11月在财经小组的十一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的改革,在供给侧的结构改革中首次提出要全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反展效率”,这则意味着未来的一段时间金融行业将以实体经济为发展导向,稳健金融产业的运营目标,努力寻找金融业的重点领域与核心环节,构建新的服务模式,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同样也会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而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实现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分析商业银行的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是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鉴于此,本文定量分析浙江省不同区域的几十家商业银行2014年至2016年近三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浙江省商业银行的供给效率与影响因素。论文首先通过各种渠道搜索相关的文献资料,进一步对商业银行的供应效率理论进行了解,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为该论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作者通过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选取具有线性的输入输出因素,利用SPSS软件对浙江省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分析,横向商业银行供给效率值分析得出:浙江省浙北地区商业银行在总体发展上要好于浙南地区,并且浙北的总体效率是高于浙南地区的,浙北地区商业银行之间的差异程度要比浙南地区明显;从纯技术效率水平来看,浙江省商业银行总的纯技术效率还是相对较高的,但是仍有个别商业银行的纯技术效率是处于较低水平;从规模效率来看,浙南地区的多数商业银行规模报酬递增趋势较为明显;从纵向角度分析,浙江省商业银行2014年至2016年的效率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纯技术效率来看,浙江省商业银行无论是整体的纯技术效率还是浙北浙南区域的纯技术效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规模效率而言,浙江省商业银行2014年至2016年的规模效率值呈现波动趋势。最后,援用Tobit分析法研究影响浙江省商业银行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得出影响因素和浙江省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并在国内具有共性。本文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帮助浙江省的商业银行,乃至全国的商业银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