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理论视角下的“饭圈”现象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ragon98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饭圈”,作为由粉丝群体自发集结而成的圈子,在互联网环境下不断发展和翻新,呈现出一种由资本驱动、组织严密的集体狂欢仪式现象,并逐渐形成独特的“饭圈”文化。“饭圈”作为粉丝共同体借助互联网建构而成的网络新生态现象,不仅是一种有着特殊意义的媒介文化景观,更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独特社会现象。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探讨“饭圈”现象的基本内涵和建构机制,从而发现其运行功能及其意义,特别是对“饭圈”组织的传播扩散产生的明星光环的号召力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积极影响,以及泛娱乐化挤占公共资源、群体极化撕裂社会共识等消极影响进行了具体深入的分析,从而结合近年来我国“饭圈”现象的发生发展,从粉丝群体与公共议题、粉丝民族主义利与弊方面进行反思,最后就“饭圈”的定位及发展方向从媒体、粉丝、社会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本研究旨在通过梳理我国“饭圈”现象现状及呈现出的新特征,针对互联网环境下“饭圈”现象以及粉丝群体可能存在的社会影响,从传播学角度进行思考并给出策略建议,是对新媒体环境下新的媒介景观解读的延展,也是对新时代受众的研究补充,同时,也为后续多学科多领域研究“饭圈”现象提供了较为系统的传播学依据。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提出从传播学角度运用建构理论分析“饭圈”现象的研究命题。主要论述选题背景及意义,并且对国内外关于“饭圈”粉丝群体、“饭圈”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建构”的传播学研究现状进行一定的整合。此外,明确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是通过对学界学者研究成果的吸收借鉴,将作为社会现象和媒介景观的“饭圈”进行定义和相关阐述说明。其中,“饭圈”被定义为一种由粉丝共同体形成的网络圈子,而“饭圈”文化则是一种基于媒介形成的意义生产与集合体。第三章对“饭圈”的建构机制及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传播学领域的建构理论进行了相关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饭圈”的建构机制从内容生产、组织结构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说明。其次,归纳出“饭圈”在当下呈现的主要建构效果。第四章在参与式观察和调查问卷基础上,总结出“饭圈”现象的社会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主要有偶像光环的榜样力量、带动粉丝经济发展,消极影响主要有泛娱乐化挤占公共资源、群体极化撕裂社会共识。第五章从传播学角度对“饭圈”现象进行相关思考和给出应对策略。从社会和国家层面分别对“粉丝群体与公共议题”和“粉丝民族主义利与弊”两方面进行了深入反思。以及,从媒体自身定位、粉丝理性思维、社会开放多元三个角度给出应对策略。本文在借鉴其他学科领域对“饭圈”现象的众多研究成果之上,从建构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系统、综合的论述,试图厘清“饭圈”现象的内容生产、组织结构以及建构效果,进一步填充传播学领域对此现象的学术研究,从而较为全面、深入地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认知,并对新媒体环境下“饭圈”这一庞大受众群体进行剖析。同时,以本位视角和文献分析、参与观察、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饭圈”现象给予客观、理性的分析,并从社会整体出发对文化多元、多样性以及社会治理层面进行深入思考。
其他文献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一项基本的实践活动。人们无法忽视劳动素质对人类生活产生地促进作用,劳动素质将会提高人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水平。大学生的思想具有高
凉山彝族现代性转型问题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一个重点,一个具有强烈区域性和民族性特质的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了传统与现代的割裂,从文化权力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层面来看,新
文章从语言态度、母语使用活力和母语保留等方面入手,采用问卷、随机访谈及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深入分析红河县切普村哈尼语态度及母语保留等现状。田野调查发现,全都稳定使
食品相关产品行业是武汉市的传统行业之一,产量大、种类多但品质低,急需提升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标准化是质量提升中的重要工作,增强食品相关产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成为当前的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病例在基层医院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对第四类"尿道损伤",即后尿道破裂或断裂并有骨盆骨折的处理,至今,国内外尚未完全统一.单纯耻骨上膀胱造瘘或